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8章 骆王爷的往事

第198章 骆王爷的往事

“师父过誉了。方才听小师父说,佛堂只有初一十五才能礼拜,不知是为何?”霍宁安现在心里可是把老夫人和霍诗琴骂惨了。

既然不开门,那又何必让她来这里。虽说今日是十四,她也可以在庙里借宿一晚,等明日佛堂开放再去祈福。可这寺庙毕竟是清净之地,都是些和尚,平白收留一个小姐过夜,岂不落人口实?

“此事说来话长,施主若是不急,可随贫僧进庙一叙。”老和尚缓缓转身向寺庙内行去。

霍宁安也抬步跟上,她是不想再下山,然后明日又上来一趟。

大堂里,十八罗汉像一尊不少,但每一尊都有破损。或缺胳膊断腿,或少眼耳口鼻。

“师父,这些罗汉像为什么不换成完整的?”霍宁安疑惑道,按理说,和尚应该很是爱护佛像才对,怎么会将这样不堪的佛像摆在大堂中。

老和尚伸手接过小沙弥递来的香,虔诚地拜了三拜,将香插进香炉中,嘴里念念有词。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老和尚才转身看着霍宁安,叹了一口气:“世上本无佛,但只要心中有,佛祖就无处不在。”

“三十年前,这里不叫云隐寺,而是苦疾山。山上有一群义匪,劫富济贫,忠肝义胆。当今登基的第五年,边疆告急,许多边城百姓一路北上逃命。可是城门紧闭,苦疾山的义匪带头在城门叫嚣,要让皇上开城门。”

“皇上没有开?”前世生在和平年代的霍宁安无法体会战乱的痛苦,但是看过许多抗日的电视都有一种情怀。

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伤及的永远是百姓。

老和尚摇了摇头:“那么些难民一起涌进京城的话,根本无法容纳。所以皇上下令绞杀义匪,以儆效尤。当时朝廷武将都已经去了边关,最后是丞相提议,让骆王爷去剿匪。”

“骆王爷?皇上这么做岂不是陷骆王爷于不义?我听说之前皇家与骆王府的关系可是极好的。”事关骆王府,霍宁安又多了几分认真。

“帝王本无情。骆王爷领命出城,短短六日,就收服了义匪。不仅如此,骆王爷还将难民的问题都解决了。”

“哦?是如何解决的?”霍宁安仔细想了想,那么多难民,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毕竟那个时候,百姓的情绪一定很躁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愤。

“分批疏散在京城周边的各城之中暂住。骆王爷自己从府中库房拨出了十万两黄金,还有千余石粮食。又鼓舞各城富商筹钱救灾。”

“这么说,皇上没做到的事,骆王爷只用了六日便处理妥当了?那后来呢?”若说霍宁安之前觉得百姓对骆王府的赞美都是吹捧,那她现在是真正信了。

“后来,骆王爷领着三千归降的义匪,自请去边关。”

“因为骆王爷去了,所以边关战事有了转机对不对?”霍宁安接嘴道,这些事,她都在百姓口中听说过,只是剿匪这事却从来没人提起。

“对。骆王爷智谋过人,在敌军与大庆的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然后以身诱敌,将敌军的统领引入陷阱之中,一举摘下了其首级!挂在城门上三天三夜未取下,敌军军心大乱。骆王爷又详装进攻,把敌军引到前方战线,趁机领着几个武功好的,翻山绕到敌军后方,将敌军的粮草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