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2 / 2)


  到这时候了还最硬,真是老八旗啊,但是进了这衙门口,不死也要脱层皮的,顶好是拿钱来,不然里面辣椒水虎皮凳,多少的好东西等着呢。

  等着黄掌柜的喊了伙计去报信,四太太急的跟什么一样的,“他惹下来多大的祸事啊,这不是为难我们吗?”

  “这么大年纪了,进去多大的苦头,他受得了?”

  一时之间慌了手脚,家里大姐儿还在家里呢,总得发丧吧,老爷子又病了,四爷又出了事儿。

  家里竟然没有一个顶梁柱,三姨娘陪着她伺候着,“太太,您看看,是不是跟三小姐说一声。”

  她不好直接说要冯二爷帮忙,只说是跟那祯禧说一声。

  四太太只是不说话,三姐儿是寄人篱下,这怎么好去难为一个孩子,娘家的事儿,又没有结婚,她只怕是说多了,给三姐儿招人嫌。

  她不肯说,只是叫人喊了富贵来,这是家里头立得起来的娘家人了。

  富贵到底是在街面上行走的人,他已经是个极为漂亮的小伙子了,平日里在茶馆里面揽活儿,茶馆就是个大杂烩一样的,您要干什么,只管去茶馆里面,什么样的需求都能给您满足了,裱糊匠、泥瓦匠再有各项买卖的,都在茶馆里面。

  富贵打小就是个极为体贴的人,说话做事极为的和气,二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是佼佼者,说媒的人只怕是他不松口呢。

  “姨妈,您给我安排就是了,保管您放心。大姐儿生前吃了不少的苦,现如今没了,咱们得好好的操办一场,您说是不是?”

  早先的人,死了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儿,不跟现在的人一般,死了就是死了。丧家要死命的花钱,一点不惜力气与金钱讲究排场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倒头车我先去帮您安排好了,再有就是接三,用得着的车轿骡马、墩箱灵人、引魂幡、灵花伍的,您都一应放心的交给我了,我认识裱糊匠,给的价格都是极为厚道的,东西也是用心的。”

  人死了,先跟纸打关系,许许多多的烧活儿,大姐儿算得上是横死了,一七糊楼库、金山银山,尺头元宝,五七的伞,一直到六十天的桥船,还有金童玉女,衣裳鞋袜,就连古玩陈设都少不了。

  满人家里,讲究的就是这个,人死如人生,富贵知道四太太的意思,大姐儿生前受苦,死后她是侵家荡产也要给大姐儿办的体体面面的了。

  四太太只一一的点头,“那四爷那里——”

  “那两块料子,图的就是钱罢了,姨妈,您家里看看有没有什么细软的,给他们也就打发了,少了看不上眼,我这里攒了五十块,给您一并添上去。”

  四太太只眼睛里面含着泪花,自己起来收拾了细软,家里也有一些进项,她现如今,是只想着四爷能出来了,女儿要走,在娘家不能停灵多日,怕他赶不上。

  三姨娘回了屋子,狠了狠心,拿出来攒着的钱,一共是二十块,“你爸爸好了,你才能好呢,供着你吃穿上学,都是你爸爸的功劳,到时候还要看着你出嫁呢。”

  无论四爷对着她是什么样儿的,她对着女儿,从来只说是四爷的好。

  拼凑出来了两百块,富贵就急匆匆的去打点去了,竹竿跟方墩就一直等着呢,他们就是榨干了你,不仅仅是四爷在里面,大姐夫在里面,只觉得胳膊都废了,天儿热的不行,半天的功夫,苍蝇就围着伤口那里来回的转,不定明儿就生蛆了,四爷那一刀,冲着的是要命去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祯禧不知道家里出了大乱子,二爷去了南边做生意去了,她只自己在家里上学,回家了写作业,再去陪着姨妈吃饭。

  老太太没有女儿,对着她视若亲女的,她想的长远,对着那祯禧好,一个是当女儿疼的,再一个对着儿媳妇好,这绝对不是吃亏的事儿,不像是有的人,对着儿媳妇好一点,就跟是吃亏了一般的。

  她举着筷子,心里面想着一会儿打电话问问大姐如何了,想来是轻快了很多,日子很是有奔头呢。

  那么小的一个人,她拿着筷子,向来是比划在筷子头那里的,老人常说的,女儿家筷子拿的远,找婆家嫁的远,老太太这才发现,老话儿果真是真的。

  笑眯眯的指给老爷子看,两个人笑咪咪的,那祯禧这才回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姨妈面前不能说自己想家了,对着你这么好,再想家也是不能说的。

  “姨妈,我今儿不饿呢。”

  “吃一口,晚上的时候给你煮饽饽吃。”

  那祯禧点点头,匆匆吃几口,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屋子里面去了,要给四太太打电话。

  “家里都好?”

  “好,你那边可好?”

  “都好,姨妈今晚上肩窝吃的少,又怕我学业重,让人每晚上变着花样的做吃食,睡前要再吃一顿。”

  四太太心里这才痛快了一点,家里事事不顺心,她愿意跟那祯禧说话,听一些好事儿。

  她是处处瞒着,只是那祯禧挂了电话,眼泪就下来了,家里肯定是出事了。

  四太太不要她知道,她明白,她装作不知道。

  可是心里是长了草的,她想着自己得回去一趟,盘算着假期,马上就是考试了,考完就是暑假,回家去。

  第57章 回家

  富贵去打点,万万没想到竹竿儿心这么黑,他记恨着四爷先前跟佟二爷的事儿呢。

  早先在茶馆里头,旗人的老爷们那时候还是爷呢,为着帮着黄掌柜的伸张公道正义,每次这两块料子来的时候,帮着说几句,因此早就被记恨上了。

  竹竿拎着钱袋子,都是纸票子,鼓囊囊的给四爷看,“瞧瞧,您家里外甥送来的,这家底儿也蛮厚实的,我瞧着啊,还是能榨出来的一些东西的。”

  “听说您家里上海有一位有钱的亲家,我要是您啊,做梦都是笑着的,您说说,您怎么就不知道用呢。”

  暗示,一再的暗示,您家里还有钱,还有后路啊,我就得逼着您一步步的到了悬崖跟上去,多早晚你们家破人亡了,多早晚我就给你放出去,让您团圆去。

  四爷气的手哆嗦,只觉得无奈,他不得不想起来大清的好来,无论人家怎么骂大清,他从来不多说一句话的人。

  “你们两只臭虫,这都是民国了,你们怎么还能这么干,你们怎么敢?”

  竹竿瘦瘦高高的,笑起来就跟竹子一样摇曳,无论是刮着哪一阵的风,不管他的事儿,东风来了他就随着风走,西风来了他就换个方向。

  竹竿一脚给他踢了门,“老不死的,尽管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