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十年代翻身记第39节(1 / 2)





  程楠嘟嚷:“我们是亲姐妹,每次考试,你的名字都挂在成绩表的前五名,我现在学校的名字叫做程宝菱的姐姐。”

  两人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每次考试出成绩,也都在同一张成绩排行表上。说闲话的人肯定会有,程宝菱看着程楠,认真问道:“三姐,跟我在一个学校,你会觉得很困扰吗?”

  若是程楠在意旁人的闲话,有想法,程宝菱觉得自己不直升师大附中高中部,去京市第一中学,或者实验中学也行。

  “没有啊,”程楠笑嘻嘻道,“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们肯定是嫉妒我有你这么个妹妹。”

  这是程楠的真心话。有个成绩好的妹妹多好,考试有她帮着划重点;试卷可以借她的来修正;宝菱的笔记做的特别好,程楠最喜欢借妹妹的笔记看了,多么方便!

  至于她的成绩比不上妹妹的成绩,这个确实没办法,程楠想得很开,她们一家四姐妹,二姐与小妹长了一个会读书的脑子,而且她们在学习上的勤奋努力,程楠看在眼里,心生佩服,她的两个姐妹合该这么优秀。

  而她与大姐,妈妈也说了,她们有她们自己的优点,大姐是四姐妹中最细心懂事的,而她自己,乐天性子,外向,人缘好。

  妈妈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优点。小妹宝菱在这方面就欠缺些,在班里除了朱涵这个玩得还不错的朋友,跟其他同学都关系淡淡的。程楠跟自己的朋友玩耍都带着小妹,还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她。

  程宝菱舒了口气,幸好三姐不是敏感内向的性子,而家里的爸妈也都一视同仁对待四姐妹。

  新家比原来住的地方离学校更近,小区的名字叫做“云飞苑”,程家在五栋三楼。

  从烈阳高照的外面进屋,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凉意,屋子里的空调是开着的。

  程楠抹抹额头的汗水,吐出一口浊气,“还是家里舒服。”

  程宝菱喊了一声:“妈妈!”

  程珍雪从书房走出来,“爸妈去作坊了,家里只有我在。大姐上午在家熬了酸梅汤,放在冰箱里,让你们回家喝。”

  真材实料的酸梅汁,绝不是用粉冲出来,程宝菱好久就想喝了。她洗过手,打开冰箱,拿出一大瓶酸梅汁,倒了三杯出来。

  玻璃杯子外面立刻沁出一层细密的水珠,喝一口酸梅汁,整个人从身到心凉浸浸的,舒服!

  程宝菱立刻想到了生意,“我们的奶茶店也可以卖酸梅汁啊。”

  程珍雪笑她,“我们宝菱连吃饭喝水都能想到生意,厉害了!”

  程宝菱立刻回敬道:“你还不是一样,不然为什么要毕业旅游要去广城?”

  程珍雪笑着承认:“对啊,我们的奶茶原料就是从广城进货,我一直都想去广城,看看别人的奶茶店是怎么做的,我要去偷师!等我回来,我们就开第二家奶茶店。”

  程宝菱是巴不得二姐多学点别人的经验回来,广城是改革开放的最前端,她们自己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学的东西多得很。  “二姐~”

  “别冲着我撒娇,不可能带着你去的。”程珍雪道,“你一去,楠楠一定要跟着去,我跟同学约的毕业旅游,带两个小妹妹,同学也会有意见的。”

  程楠吐吐舌头,“宝菱,我们不跟二姐去,下次让爸妈带我们去。”

  程珍雪后日就要去广城了,去之前她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然而这笔记却不是关于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而是关于奶茶店的种种,她递给小妹,“你看看还有哪些要添加的。”

  程宝菱大致看了一眼,道:“我的重点不在奶茶上,二姐你去了广城可以多看看别的奶茶店人员是怎么安排的,还有收银,有没有机器直接操作,奶茶店里有没有监控器,还有冰淇淋机器怎么卖。”

  程珍雪点点头,一一记在本子上。

  接触生意越久,她越觉得这里面的学问大,而且利润很客观,去年光奶茶店的纯利润就达到了五万块。爸爸做为有多年教龄的乡镇教师,每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不到四百块钱,大姐参加工作一年,在市区教小学,每月的工资跟爸爸差不多。

  爸爸教了一辈子书,不想转行没什么好说的,可程珍雪实在想不明白大姐为什么要做老师。

  接手奶茶店,利用手中的钱去做生意,不是更好吗?

  她已经下定决心,大学毕业后,不会进那些所谓“稳定的单位”,端铁饭碗,程珍雪喜欢看新闻联播,国家经济蓬勃发展,这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她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第50章 (捉虫)

  程楠捧着酸梅汤, 看着二姐与小妹两人探讨奶茶店的后续发展,笑眯眯地说:“有这么能干的姐姐与妹妹,我就当个闲人, 坐等着分红就好。”

  程珍雪瞥了她一眼, “我们家有个大姐不爱管事了,你可不能这样!”

  程楠嘟嘴:“我就说说嘛。”

  “还有人嫌钱烫手,”程珍雪嗔怪道,“妈妈忙瑜记奇味鸭已经够累了,奶茶店的事情我们能自己来就自己来。你要是没事就多去店里转一转, 老板常去,那些员工才不敢糊弄我们, 我们的店才会更好啊。”

  “知道了, 知道了。”

  二姐如今越来越有威严,程楠还挺怕她的。

  程楠冲小妹使眼色, 小妹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接收到她求救的信号。

  不得已,她转移话题,“怎么没有看到大姐, 这大热天的她去哪里了?”

  程珍雪笑道:“你是明知故问, 她去张临哥那里了。”

  程楠长长地“哦”了一声,窃笑道:“看来张临哥马上就要成我们姐夫了。”

  两人都毕业一年,工作稳定,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在程楠看来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程宝菱被“姐夫”两个字惊醒, “姐夫?大姐有说过要结婚吗, 她才刚满二十岁。”

  程楠道:“二十岁不小了啊,到法定婚龄了, 他们谈了三年的朋友。”

  三姐的观念就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不算有错,但程宝菱上辈子见惯了三十岁还没结婚的人,乍然听说二十岁就要结婚,内心一时难以接受。

  “我们村子里的老人活到七十岁的有不少吧,就按一个人能活七十岁来算,二十岁就结婚生孩子,剩下的五十年就要开始对自己

  的小家负责任,围着丈夫孩子打转,想想都觉得累。”

  “不都是这样过的吗?”程楠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