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给卫莱的一封情书第99节(1 / 2)





  “他来干嘛?”

  “看一下超市经营情况。”

  赵连申现在是卫莱·百多的最大股东,人都来了,她不能不招待,“正好还有十家店没去,带他去看看。”

  赵连申中午达到江城机场,来接机的是陈其。

  回城区的路上,他问了问海外采购的进度。

  陈其如实汇报,上班后去澳洲和欧洲谈,已经约了那边的几家平台。

  赵连申问:“海外的业务你负责?”

  陈其:“我们卫总负责。”

  赵连申只点点头,拿过卫莱·百多的报表看。

  一个下午的时间,卫莱带赵连申巡完十家门店,结束时快七点钟。

  今天陪同的还有陈其与余有年,陈其提前订了江景餐厅的包厢,眼神看向卫莱,等着发话是不是现在去饭店。

  赵连申对江景餐厅的印象一般,可能那天是因为有章岩新夫妇在。

  “你们不是有食堂?”这话是对着卫莱说的。

  卫莱:“厨师放假了,初五才上班。”

  赵连申思忖片刻:“听说卫总厨艺不错。”

  卫莱:“……”

  她笑笑,“只能算将就。”

  赵连申又询问余有年:“余总厨艺怎么样?”

  余有年自谦:“比不上我们莱总,只能凑合。”其实厨艺不错,女儿就喜欢吃他做的红烧类的菜。

  赵连申道:“我也会几道。过年外面的菜一般,就在食堂简单做几道菜对付一下,正好方便讨论工作。”

  大股东都这么说了,总不好再执意去江景餐厅。

  卫莱打电话给总店店长,留一些食材。

  店长问要不要准备一点火锅食材,炒菜冷得快,不如吃火锅,省事方便又暖和。

  卫莱是用微信通话,赵连申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听得很清楚,当即决定:“那就再弄一份火锅。”

  余有年想得周到:“赵总要不要吃水饺?”

  赵连申道:“可以。”

  店长在电话那端:“来了我们江城,可以尝尝我们江城的汤团,好吃的。”

  赵连申今晚好说话,身体稍倾,对店长道:“谢谢,那就再来一袋汤团。”

  卫莱又跟店长重新确认一遍要留的食材,挂上电话。

  余有年无心说了一句,吃过最好吃的汤团还是我们莱总家的。

  以往每年大年初一晚上,程敏之都会带自己包的汤团到公司,晚上加过班煮了一块吃。

  去年和今年程敏之都去度假,已经连着两年没吃到。

  卫莱笑:“想吃还不简单,我公寓冰箱就有汤团馅。”

  她交代司机,先去一趟她的公寓。

  陈其不会做菜,包汤团的活儿就交给了他。

  公司食堂不大,仅够三四十人同时用餐。

  卫莱·百多的团队也在这边吃,每次都得分批。

  赵连申环顾一周,“食堂够用?”

  卫莱道:“不够,计划年后扩大两倍,再重装一下。”

  空调开了半小时才暖起来,赵连申脱了外套,挽起衣袖准备自己要做的那道菜。

  余有年也做一道,卫莱因为厨艺好,做两道。

  再加上火锅,还有汤团和水饺,陈其笑说比年夜饭还丰盛。

  余有年感慨:“又找回以前的感觉了。前些年我们店面还少时,每年过年程总都会组织一次特别的团建,大家聚一起自己动手做饭,吃起来别提多香。”

  赵连申接话:“那以后每年大年初三就定为食堂团建日,百多高管也参加。”

  陈其连声附和:“这个不错。”

  卫莱刚想反驳,可余有年也紧跟着赞同。

  不能扫大家的兴,她只好把反对的话咽回去。

  陈其之前总感觉赵连申姿态高,一下午接触过来,觉得还好,可能是两家言和的缘故。

  “赵总您居然会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