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0章(1 / 2)





  “我大清不应该为了一个吴三桂,而改变制定好的平叛大计!”

  “...”

  索尼所说的,正是历史上清廷平定三藩时所用的战略。

  先东南,后西南!

  原因也正是因为索尼所说,东南富庶而西南穷困。

  布木布泰闻言微微颔首,开口说道。

  “只是,我大清是否要往关中和中原调度一部分兵马,防备吴三桂进犯?”

  如果只是西南三省失落于吴三桂之手,布木布泰咬咬牙可以接受。

  但若是吴三桂趁着大清主力在江南同明贼,耿逆交战,而趁机杀入关中和中原。

  那布木布泰就有些不能接受了。

  遏必隆站出来,跪下叩首之后开口说道。

  “太皇太后,或许可以从山西和山东,分别调动一部分的兵马进入关中和中原,用以防备吴三桂。”

  第四百六十九章大清的党争

  其实也就是山西兵进关中,山东兵进河南。

  大概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满清入关之后,大明费尽心力营造的九边防御体系被废除。

  因为蒙古是满清的自己人,满清在北边兵没有敌人,他们不需要防备谁!

  清廷在草原上的大敌准格尔部,是在西边。

  九边防御体系没了存在的必要,自然会被废除。

  所以,传统意义上靠近边地的山西,变成了内地。

  满清收编的原山西九边精兵,自然可以被调到别的地方去。

  山东也是差不多如此!

  现在的山东并不直面任何的战争威胁,从山东调兵出来,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拆东墙,补西墙,听起来不好听!

  但这不重要,有用就行!

  布木布泰再次点头,表示了赞许。

  紧接着,她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两广失陷的实在太快了,地方地主士绅对明贼的态度,令哀家担忧啊!”

  随着两广的相继失陷,布木布泰忽然意识到,人心所向好像并非那么没用。

  在大清的军力战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什么人心所向,自然是无所谓的。

  但当大清所面临的局面变成逆风局之后,人心所向,就是加快大清败落的无上利器。

  虽然她不愿意承认,但在得人心这方面,大清较之大明确实差了很多。

  不管是剃发易服,还是对地方的催逼税赋,大清的这些政策,都是在把人心往大明那边推。

  布木布泰开口问计,就是想要一个挽回人心的方法。

  苏克萨哈也站出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