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02章(1 / 2)





  短时间,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压制住了沙俄方面。

  但是,随着东欧诸国的下场,奥斯曼帝国也开始变得捉襟见肘了起来。

  大明这边在立场上确实是偏向于奥斯曼没错。

  但在这个时代,远隔万里的距离,大明的立场偏向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的作用。

  因为,大明无力将军事力量投送到万里之外的巴尔干去。

  而没有军事力量下场的偏向,说白了就是在打嘴炮。

  至于说军官团……

  军官团是去看热闹,涨经验的,最多也就是帮着奥斯曼帝国的指挥官出出主意,压根不会上战场好吗?

  甚至可以说,即使奥斯曼帝国战败,大明的军官团也不会有事。

  沙俄方面即使抓到了大明的军官团,最多也就是向大明勒索一笔赎金,然后礼送出境,不可能真的把大明的军官团怎么样的。

  因为,如果沙俄敢拿大明的军官团做法,那就是逼迫大明下场。

  大明确实无力向巴尔干投送力量,但中亚方面大明还是可以插一脚进去的。

  而军火贸易方面……

  大明虽然立场偏向于奥斯曼。

  但在金钱面前,立场不重要。

  大明的军火基本上属于是给钱就卖,不管你是谁。

  奥斯曼能拿到的武器,沙俄那边只要加价,同样也能拿到。

  同理,欧洲各国也一样。

  想要大明的军火?

  可以,加钱就行!

  所以,在战事进入焦灼状态之后,奥斯曼方面初期所取得的优势开始逐渐丧失。

  尤其是随着东欧各国入场,巴尔干地区所汇聚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奥斯曼方面为了保住目前所拿到的战果,也只能是选择转为守势,开始凭城固守,想要拖延战局。

  拖延到对方打不动了,然后好进行和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明这边看似扮演了一个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的角色。

  但事实却是,大明正在通过战争,攫取大量的利益,用于进一步推动大明国内的发展。

  大明光复二十三年,不管是俄土战争,还是日本的内战均已落幕。

  俄土战争之中,俄土两国达成了和平协定,瓜分巴尔干。

  看似和平了下来,但却是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伏笔。

  而日本的内战,也是随着德川家的胜利,最终落下了帷幕。

  当然,在大明暗戳戳的搞事下,日本内部的反抗势力并没有被扫清,而是被驱赶压制在了本州岛北部的区域内。

  暂时割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