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第98节(2 / 2)


  时下对布帛习惯以匹来计量,对粮食则习惯以斗来计量。一斗粮食就大约相当于韩彻穿越前的社会里的六斤左右。

  “面呢?”韩彻又问。

  “面一斗三十五文。”店家回答。

  “大人,这面价倒是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过这米价却是比咱们上次来要便宜些了。”韩老三又凑到韩彻跟前来,小声说道。

  因着去年朝廷从松州这边调拨了一大批粮食去解决京城的严重缺粮问题,再加上当时官府要求加急运输时导致的耕牛折损严重,事后百姓劳作费力,地里产出又减产,就使得粮价上涨了起来。

  然后让韩老三也没想到的是,韩彻把他的话,又重复对着店家询问了一遍。

  店家笑道:“郎君,你们方才从外地过来,还不知晓官府在这个月初放了好大一批稻谷出来,这粮价可不就便宜起来了么!”

  至于面价并未有所变化,韩彻想来应该是因为江南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百姓麦子种植的非常少,因此这价钱也比主要的小麦种植区本就会贵上一些。

  官府放粮,也是想要调节物价,本质是为着护农。肯定也不可能去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运输物资,去运输北方的面粉。

  待三家粮食铺子都询问完,韩彻心情可谓是越来越好。

  “大人,你怎的这般高兴啊?”此时,韩老三明显一脸还未曾明白过来的样子。

  韩彻听闻,就笑着问他:“阿三,你可知为何松州官府这次放粮如此爽快?价钱还这般的低廉?”

  商人做买卖,自是为着挣银钱。那么粮食铺子里的售价,他肯定是要有赚头的。这就使得韩彻不用去查看常平仓登记的出纳数据,都可以确定,松州官府这次放出的那一批粮食作价,一定会低于今日所询问到的数额。

  韩彻也从不去奢望,松州这同一批官员,会突然齐齐良心大发现,变成了一群一心只为民的好官。

  想到这,韩彻就又叹气道:“他们如今能这么的积极,说到底不过是能通过常平仓放粮,获取到利益了。”

  因为这次的常平仓改革中,有一条就是,官府放粮后所售卖到的所有银钱,朝廷让其一律置换成当地的特产。

  第121章

  赠图

  从目前实地考察,民间查询得到的结果来看,对于常平仓的改革,松州这边所呈现出来的情况还算是不错的。

  “官府放了好多粮食出来,粮食这才便宜了。”

  “说起来,好像也就是从这个月初放粮后开始的,一些东西也变得突然特别好卖起来了。跟布帛一起拿到草市上,好些商户抢着收呢!”

  “以前像这些东西,商户也是收的,不过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据说是因为官府也下令要收,要的量还都挺大的。”

  接下来,又连着好几日,韩彻带着韩老三在各乡镇探寻时,听到的百姓回答,几乎都是像这样差不多的。

  所看到的,也是官府开始大量收购当地的一些土地产和手工制品后,使得原本作价便宜的这些东西,陆续开始跟着涨价起来。

  没办法,纯手工劳作下的社会生产力,它就只有这么大。

  官府将常平仓放粮售卖得到的银钱,全都兑换成本地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需求一下子暴增起来,这些物品的身价自然就跟着涨起来了。

  一时间,竟还带动了各乡镇的经济。

  待到这次调查结束,韩彻带着韩老三也就接收到了工作组呈送过来的,松州常平仓的库管官员用此次放粮后所兑换的一大批各色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

  “大人,他们这次呈送过来的账册所登记的各类物品的价格,跟咱们这几日巡查时查询到的售卖价钱差不多!”

  在跟随韩彻一起仔细看完数据后,韩老三私下里忍不住生气的说道。

  韩彻点头:“确实是差不多。”

  “他们之前收的价格,绝对比账册上的要低不少。”要知道这些物品目前在松州的市场价,还是因为在官府大批量收购之后,方才涨起来的。

  也就是说,松州官府提前在市场的低价期间,收购大量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如今却以涨高后的市场价,来跟他们兑换放粮得到的那批银钱。

  “大人,这么多的土特产和手工品,他们从中怕是赚取了不少的银钱!”韩老三越想越气愤起来。

  韩彻见状,竟还笑了笑:“预料之中的事,没什么好生气的。”

  “现如今常平仓的粮食买卖都由朝廷监管和指导,再没有像以前那么自由了,他们可不就只能从其他地方获得利益。”

  此次常平仓改革的第二条,就是朝廷将会安排专门的办事人员,进行实地考核,再根据地方呈送过来的资料,对各地的粮食和几项最为重要的生产物资做大数据分析,从而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且给出一个指导价范围。

  就像这次松州放粮一样,地方官员若是在当年的指导价范围内,就不需要先请示朝廷,可由地方官府视情况而定。

  这么一来,购入和售出的价格就彻底被控制在了一个范围内。

  过去朝廷没办法实施监管到位,其实主要还是在于交通运输上的极为不便利。就比如说松州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光是在路上这么一个来回,一般都需要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时如果不放权给地方官员的话,这要是灾荒或者战争等意外,即便松州官府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快马加鞭跑到京城,将问题和困难告知朝廷。朝廷再下达相关政令,这期间所耗费的时间,足以造成事态严重恶化起来。

  就是正常太平年间,也会因此耽误而造成一些原本不该存在的严重后果。

  过去朝廷也是明知晓常平仓存在的各种贪污方面的问题,却在经过各方面的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韩彻就又说道:“对于朝廷和百姓来说,最要紧的是让常平仓能及时的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

  “……”终于明白过来的韩老三,一时就怔在了原地。

  这世上其实有很多跟韩老三一样的人,看事情的时候,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官员如果不欺压百姓,一心为民办实事,那就是值得被称赞的好官。官员若是贪污,他们就愤怒憎恶。

  韩彻也想要能这样,奈何眼下这世道,根本达不到这般的理想化。

  “阿三,其实你也可以往好处去想,松州这边的官府虽然是以高于当时的收购价兑换给了朝廷。可他们也确实拿出大量的真金白银,去跟百姓收购的物品。”

  “各乡镇的百姓能顺利的把家中多余的土特产和手工品卖出去,换取到银钱。同时,他们也享受到了官府放粮后,粮食作价便宜下来的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