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章(2 / 2)

这笑容里兴许有着怅然,却化在风中一闪而逝。

父皇临终前托梦于他,两年后他就辞别抱朴堂,四处颠沛游历。虽然他明白,留在抱朴堂可以过一生逍遥惬意的日子,但终究还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坎坷的路。

也就是因为走过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在苦海中挣扎的人,才知道国祚绵延不易,知道统御江山不易,才生出了天地之大,而人这样渺小之感。

他不能代萧怀瑾理国政,也不能做仁臣辅佐天子。似乎他能做的最好的,对社稷最有用的,就是小时候因兴趣历练出来的七政四余。每年晋国哪里闹旱、哪里发洪、要出瘟疫、要与邻国开战……他都有办法告知朝廷。所以萧怀瑾登基之后,尽管朝廷沉疴,然而内有太后垂帘议事,外有他醒事预警,这么多年还是坎坎坷坷地撑了过来。

他要是参与因果,无法识透星象天机,对晋国也就没什么用了。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抱朴堂的避难人。

谢令鸢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看待自己的。诸国奉为座上宾的人,居然还在妄自菲薄。

“谁说你没有用?你救弟弟不算有用吗?你有游历天下的本事不算有用吗?你会武功能拍死老虎能杀湘夫人、山鬼不算有用吗?”她一口气列出了一堆,口气就像听到高考状元抱怨自己考砸:“你到底要做什么才算有用?一人之力扶起将倾之大厦?如果这样才是有用的话,那你……”

确实是没用的。

后面四个字她憋住了没说。

“如果这样才算有用的话,那没有人是有用的。”她声如金玉:“世道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

郦清悟错愕地看了她片刻。

忽然他笑了,山风拂来,他的笑容也格外温柔。他垂下了长长的睫羽,掩住了眼中的流光溢彩:“你说的对。”

他一个人挽救不了世道,所以天降九星。

九星乃变数。

所以他阴差阳错地相救――他成全了变数,变数又何尝不是在成全他。

山间云霞烂漫,阳光照得人间豁然开朗。

一如谢令鸢此刻明镜般的心台。

这一刻她明白了九星为什么落陷。

所以,即便找回了萧怀瑾,对她的声望使命没有什么助益,但他会对后宫这些妃嫔铭感于心,他会善待她们,给她们更多机会,如此也不枉费她了。

“所以……”谢令鸢轻轻一笑:“我会去找到他。”

就算是为了她们。

她神情怡然,转身沿着曲径下山,山风一路将她衣袂吹得如临仙境。远远的,她看到武明贞还坐在树下,刚沐浴完散着头发等晒干,那乌发铺陈在阳光下,流光奕奕。

“我会和你同去。”谢令鸢走上前,笑着稳稳道。武明贞见她气定神闲,觉得这样的德妃让人分外安心。谢令鸢顺手拿起木梳:“陛下离宫,这些日子,宫里还有其他事发生么?还是只有你出来找陛下?”

武明贞想了想:“何贵妃也出宫了,不过她是被太后送去了大慈恩寺,说是为陛下祈福。”

********

青山薄冥,雾岚飘忽。

大慈恩寺禅钟阵阵,檀香缭绕。

何贵妃跪在居云庵的佛殿里,莲风给她打着扇子,她却依然炎热,心焦气燥。

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人家,昨天傍晚居然在烤鸡!天啊,在寺院山脚下烤鸡,是何居心?!

何贵妃一怒之下,吩咐莲风拿着她的手令,去找长安令,马上派人去将那户烤鸡的人家警告了一番,并将鸡没收。

长安令可以不听后宫妃子的话,但不能不听何家嫡长女的话。他只能啼笑皆非地遵命,以“故意惑乱出家人、扰六根清净”的狗屁倒灶的理由,警告了那整条街的人家。

――合着旁边挨着寺院,他们还不能吃肉了?

整条街民怨沸腾。然而并没有卵用。

.

自从昨天闻到了烤鸡的味道,何贵妃一夜未眠,辗转反侧。凌晨寅时跟着众僧人起床修完早课,她对着清粥小菜,怀念起了水晶蒸饺、蜜汁乳鸽、竹笋羊排……往日她在宫里习以为常的膳菜,全都不合时宜地在眼前飘过。

她心浮气躁,又板着声念了一会儿经,忽然佛殿外进来一个尼姑,对着莲风说了什么,莲风愣住,满脸喜色凑到了何贵妃耳边,一叠声道:“娘娘!是大老爷来看您了!”

何贵妃一醒神儿,惊喜涌上心头,赶忙起身整了整衣衫,随即又满腹委屈――她对何太后的决定不满了很久,如今见到叔父,这控诉都化成了委屈。

何道庚还没走进佛殿,贵妃眼里先泛起了泪花。

“叔父!”她远远地喊了一声。

何道庚大迈步进了佛殿,居云庵其他的人早已经被遣散了,莲风关了门,在殿内远远站着。他看着这个自己和家人亲自教大的侄女,叹了口气。

“你受委屈了啊。”他在蒲团上坐下,他只有一个庶女,所以何韵致在他眼里相当于亲生女儿了。

那日何容琛以雷霆之势,把何韵致送出宫去,何家竟然是第二天才得知了消息。

天子究竟得了什么重病,太后竟然会把贵妃送去寺院祈福?

何道庚知道,太后根本不在意皇帝的死活,这些都是她的托词罢了。

皇帝因病休朝,何道庚起初信以为真,直到他入宫找太后理论,要把何贵妃接回宫。他走在宫道上,穿过宫门时,蓦然回忆起了那夜看到的背影――再联系这些日子,长生殿绷得紧紧的气氛,紫宸殿闭门不出,他就明白了。

这哪是生病,这分明是跑了!

废物!把个烂摊子留给了他堂妹一个人!

然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何容琛也都没有告诉家里,可见是防着他们,真的跟何家离心了。

何道庚念及此,有些惆怅和怨愤。他依然记得七八岁时追在他身后吵着吃蜜饯的堂妹,依然记得那个花间月下对他浅笑吟吟的少女。入宫二十余载,却物是人非了。

.

见叔父面容冷峻,眉宇间隐有怒意,何韵致有些担忧,问道:“叔父,怎么了?是政事有麻烦吗?”

何道庚收回神思,看着侄女,一时也拿不定要不要告诉她这件事,毕竟此事乃绝密。

他虽然推测出了萧怀瑾离宫一事,却没有去问太后,更没有声张。皇帝走了,眼下形势,对何家是有利的。太后监国已经是众人习以为常,她日后必然还是要倚重娘家。

所以此事何家不但要装糊涂,甚至还要帮着掩护。

但何贵妃是什么调性,他这个将她教养长大的叔父很有信心。她小时候就可以跟着他们旁听朝政要事,甚至一同讨论提出见解,她应该是心里有数的。

这样想着,何道庚叹气道:“陛下不知何故,出宫了。太后送你来大慈恩寺,说陛下是重病,实则是为隐瞒。”

“啪嗒”几声稀落的响动,何贵妃手中的佛珠掉在地上,滚了一地。

那一瞬间,她震惊,震惊之下惯性想了很多。

没有什么气愤惶惑担忧,大事面前,她向来不会被情绪左右。片刻后,她沉声道:“叔父,我得去找他。”

“胡说什么!”

何道庚断喝她:“如今世道乱,你一女子出去,何其危险!再说找陛下这种事,家里自会安排,你一女流能帮得上什么!”

何韵致被训斥也了没委屈生气,在谈论家族大事时,面对家人的训斥她向来是心平气和。

“但是家里真的会去寻陛下吗?真的能去寻陛下吗?”面对叔父的训斥,她平静反问道。

何道庚哑声。

――会找吗?未必。

太后只要监国了,大权又会回到何家这边来。这才是何家乐见的。

萧怀瑾在位时咋咋呼呼,一会儿闹出科举,一会儿想提拔寒门,那点心思全无遮拦。先帝当年好歹还徐徐图之,温水煮青蛙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熬死那些大世家,他自己就先被党争和后宫给坑死了。且萧怀瑾还有点乖戾,别人越反对他越要杠,弄得何家对他挺头疼的。他走了是挺好。

――此乃不会找。

当然,萧怀瑾离宫,从长远看也绝非好事,一旦他出宫的事大白于天下,举朝哗然,而萧怀瑾又回不来,甚至要另立新君,新君好不好拿捏还是两说。

但尽管如此,何家也不能派人去找。倘若他们派人轰轰烈烈地找到了萧怀瑾,却被人诟病为何家私藏、挟持了天子,这又怎么去澄清?

――此乃不能找。

何韵致也料到了家里的想法和难处,这才阐明了她的理由:“你们不便寻,也不想寻。但是,倘若我去找,那就不一样了。我是陛下的妾,是贵妃,皇后死了我就是他的后宫第一人,一旦陛下离宫之事被发现,我千里寻夫,不但不会遭人诟病,反而会被天下传颂,声名远扬。”

何贵妃说到这里,微微一笑:“家里不是一直想让我当皇后吗?有了这一层声望在,且立下这样的功勋,你们朝堂上一番陈情,谁敢置喙?待那时,我不但是皇后,还是贤后。”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博富贵就要大胆。

何道庚蹙眉,心知侄女说的不错。

长远来看,何太后可不如这个侄女何韵致来的听话。

无论怎样,家里都会想办法让韵致当上皇后,生下儿子――哪怕她怀的不是萧怀瑾的种,只要是她生的,他们就能把他扶上帝位。

一个家族若想要绵延长久,则在凡事取舍上,都要随时占据主动,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能转化为利――若不找皇帝,太后监国,是对何家短期有利;若贵妃去把皇帝找回来,收获盛名,立后生子,是对何家长期有利。

“好吧,待叔父回去后,与你父亲、爷爷商议一番,毕竟这事做不得儿戏,你的性命更重要,”何道庚是个果断的人,心里已经听进了侄女的话。“若你爷爷肯同意,到时候家里派两百死士暗中护送,保你平安。”

何韵致自信满满道:“叔父不必过于担忧,侄女毕竟也是马球赢得了北燕的人,即便遇到什么事,还不会跑么?”

听她调侃,何道庚大笑起来,何贵妃也笑了。

――她终于可以离开这个该死的秃驴庙了,为此想方设法舌灿莲花,也真是好不容易。

何道庚看着侄女舒心的笑意,见她丰腴的脸蛋清减了不少,不免心疼:“这几日你好好休息,若有什么事,都跟叔父讲。”

何贵妃点点头,一点都不客气:“我想吃肉。”

何道庚:“……”

“烤鸡。”何贵妃又追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