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叛(2 / 2)

石家家主几乎呕死,他想过千万中可能,就是没想到自己还没动手呢,就被人连根拔起了。

石家在朝廷上当然也是有人的,交情不错的世家,还有他们本家的弟子也有在朝中为官的,但他们都没有给石家报信,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

这么大的一个行动,要是拿出来公开讨论,怎么可能不漏风声,唯一的一点就是皇帝根本就没告诉其他人。他是饶过群臣,自己派兵下来的。

所以这个皇帝很奇怪。

做皇子的时候作为平平,却意外的登上皇位,做皇帝的时候明明很礼贤下士,却突然对一直看重的太子和王公出手,明明之后被世家牵制,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还带着一些懦弱,现在却雷厉风行的铲除石家。

所以,皇帝是世上最不可捉摸的生物。

要是一般皇帝就不敢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相信四皇子所言,就是相信,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也不敢随意派兵进入安徽,特别还是派了拱卫京城的兵,要是有人趁机攻击京城什么的怎么办?

可皇帝就好像不管不顾一样,秘密派兵出京,因为调出的兵力不多,加上前不久的刺杀事件,所有人都以为皇帝是为了捉拿刺客,大家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

那些刺客大家都知道是谁了,只是没有对方的确切地址,所以就算派出去也不过是起到震慑对方的作用。

所以,当消息传回京城,当知道皇帝派人灭了石家,把石家的嫡系和那个土匪头子给押上京城后,所有人的眼睛都凸出来了。

京城里的石家人还来不及恐慌,就被禁卫军抓起来了。

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谋反,还要慢慢的调查,但这些人无疑都是要被控制起来的。

其实这些事除了石家家主和几个长辈,还真就没人知道了,更遑论那些在京城当官的旁支了,他们真的很冤。

京城哗然,轰轰烈烈的调查展开,有心里多想的就联想到了河南的牛家,关系好的,难免就悄悄的送一封隐晦的信过去。

虽然世家的心里有些瞧不起皇帝,但是皇帝固执起来他们还是害怕的,牛家的家主脸色难看,自己在书房里坐了一夜,第二天就放出消息要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灾民。

可消息才放出去不久,就有各地铺子的掌柜和庄子的管事派人回来禀报,那些牛家的产业都受到了冲击,几乎被灾民洗劫一空,损失惨重。

牛家家主咬牙,但还是道:“没了就没了,不要多管,马上开仓放粮,东西没了,地还在,铺子也还在,等旱灾一过,还可以重新来过。”

牛家的管事没有办法,带着人一袋一袋的往外扛粮食。

四皇子笑道:“牛家的反应倒是快,听说他儿子前些日子还逼死了一个良家女子,不知我能不能将人拘拿归案。”

窦容眼里泛出寒光,他最讨厌有人做这些事了,但还是道:“你是赈灾的,不是巡查的。不过京城里的御史们好像也挺闲的。”

四皇子点头,他们既然亲自来了,自然不能就这么回去,这两家在地方上这么作威作福,怎么也要改过来才好。

不管外面是如何风云突变,魏清莛只一心经营着京城外的粥棚,还让桐哥儿亲自到那里给人舀粥,因为这一点,不少人都称赞桐哥儿。

魏清莛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桐哥儿的名声出去了,以后谁要是再敢说不认识桐哥儿而对桐哥儿下手,她出手出脚就更顺理成章了。

皇帝可能为了补偿还是什么的,总之还亲手给桐哥儿写了一幅字,当然,也有一些金银财宝意思意思,但大多数人都盯上了那一幅字。

众所周知,只要那个皇帝不是乞丐出身,那他手底下的字就不会太差,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是了,毕竟全国上下,还有专门研究书法的人,可偏偏当今圣上就是一个例外,他的字可以和当代大儒相提并论。

这在历代皇帝中算是难得的了,毕竟皇帝精力有限,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谁没事还会去专门学这样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专擅一技的皇帝全都是昏君或是亡国之君。

所以当今皇帝的字很稀罕。

而此时的皇帝正撑着下巴敲敲桌子,想着要不是魏青桐年龄太小,他应该还会给对方一个虚职撑门面。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最后是他儿子帮他实现的。

京城里有钱的人家数不胜数,这样的人家最在乎什么?名声!

所以魏清莛的粥棚刚开了没多久,和她并排的地方就有了几家,等到魏青桐得了皇上的赏赐,粥棚就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