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1 / 2)





  果然,住在老屋不到一月,林老嬷就借口他辛苦,让他在老屋单独起火做饭。不足半年再提分家,将林正单独分出去就是顺理成章了。

  林山想着这样也好,大儿子一个人也自在多了,凡事能自个儿做主。哪知真分起家来吃了一惊。

  这么些年积攒下来,家□□有三十五亩地,其中十亩是水田。在乡下地方,长子撑门立户,奉养老人,在分家上就占的多些,乃理所应当。如今林正要分出去,剩下两兄弟还小,东西只名义上分了,实际仍在林老嬷手里。林山想着,哪怕家里多留些,大儿子也能得七八亩,一个人尽够吃用了。

  哪成想,林老嬷只肯给五亩。

  “五亩怎么了?五亩还少?他一个人能干多少,再多也是糟蹋。老屋那么大的地方给了他,我这个后阿么够对得起他了。再说了,从此分家,各不相干,我自有两个儿子孝顺,不用他养老。”

  面对林老嬷这番话,林山心里很不满甚至恼怒,可他对着林老嬷顺从惯了,除了觉得对不住大儿子,竟只是怀着愧疚毫无作为。

  林正哪能不知自己阿爹,可对这个家是早就厌了。林正同意分家,但要求请里正和林氏族长来做见证,并立下字据。林正单独分出,得老屋和五亩田地,其他一个铜板没有。分家后,林正一没粮种,二没农具,三没银钱,别说种地,连口粮和日常用品都不齐。于是干脆将地赁给旁人耕种,离开了上林村,一走就是五六年。

  今年开春,林正回来了,猛然看见都让村里人不敢认。

  第3章 因祸得福入农家(2)

  昔日瘦麻杆一样的少年,已然长成八尺有余身材健壮的汉子,倒像他阿爷当年。然而原本周正的样貌,竟不知何故在其右脸颊上添了一道三寸左右的刀疤,尽管疤痕已经淡了,但位置大小都过于显眼,配上林正沉默寡言的性子,颇具压迫力的身高,生生能吓退不少人。

  才开始村里人都以为他在外发了财,因为他是骑马回来的,那样一匹好马,怎么也得值个六七十两银子,谁家买的起?有牛车就了不起了。

  因此,尽管有人害怕,但一时间林正家每天早晚都十分热闹,更有好几个媒人登门说亲,那些小哥儿的条件着实不错。林老嬷同样没少往老屋跑,明里暗里的打听。林正对媒人说暂时没钱筹备聘礼,一开始没人信,可时间长了,见他仍是住在破败的老屋,种着五亩地,起早贪黑哪有一点儿发财的迹象。

  媒人都消失了,像从没出现过,林老嬷则在村子里编造谣言。加上林正孤身一个,本身又沉默老实,顶着一张有刀疤的脸,竟使得原本虚假的流言真的一般。

  林正都二十二了,这个年纪还没娶亲本就招人笑话,加上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一贫如洗的家境,却突然出手阔绰的用五两银子买了个似乎要病死的小哥儿,无疑是在整个上林村丢下了颗大雷。

  里正想了想,到底决定去看看。

  林正住的老屋地方倒是宽敞,就是有点儿偏僻,在村子的最西头,与前面一家邻居隔着一二十米。屋后有片小树林,不远就是大山。以前这片有好几家,随着日子渐好,都搬了。

  老屋是土坯房,很有些年头,经年累月修修补补已破败的很。房屋三间,一间堂屋待客,林正睡一间,另一间做仓房放置粮食杂物。厨房是另起的,挨着厨房搭了个棚子,堆着劈好的木柴。

  里正刚进门,迎面就见林正送着村里的刘大夫出来。

  “有德叔。”林正看见里正开口招呼。整个上林村有两大姓,林和李,里正也姓林,虽关系隔的远了些,但一个村里住着,平日里都喊声叔,显得亲近。

  里正脱口问道:“那小哥儿咋样?”

  林大夫笑道:“小哥儿命大,烧竟退了,仔细调理调理,想是没啥大事。”

  里正也颇惊奇,又很高兴:“这是好事。”

  “可不是好事吗,这下子阿正可娶上媳妇了,还是个多少人都求不得的好媳妇!”随着一声笑,李家阿么从里面走出来,见了里正,猜着里正有话说,便道:“阿正,你陪里正坐着,我去刘大夫家取药,顺带还有点儿事给家里交代。”

  “那麻烦李阿么了。”林正心里有事,便没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