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表妹生存攻略(清穿)第128节(1 / 2)





  紫檀行了个礼,端着水盆默默地走出去。

  乐盈盘腿坐在床上,道:“镇江香醋,当地土特产啊,我要带回京城送人的。”

  玄烨笑,“每次都是,你来当善财童子,然后这些土特产实际上却是由朕来出钱买单。”

  乐盈自动忽略这个话题,往床里靠了靠,给他挪出一个位置,冲他招招手,“我来给三哥捶肩!”

  玄烨坐在她身边,乐盈抡起小拳头敲击他的肩膀,顺便恭维他两句,“三哥辛苦了!”

  玄烨道:“朕不怕辛苦,只要治河能有成效,朕就是再辛苦些也无妨。”

  乐盈想起上次南巡被皇帝支使的两个人——直隶总督李光地与河道总督于成龙,这两人为皇帝一道又一道的治河诏令,可谓是跑断了腿,好像历史上这两位也是干实事的人。

  谁知玄烨突然又道:“河道总督此人实在不及前人!”

  乐盈惊讶不已,“我记得上回南巡时您可是大大称赞了于成龙大人,怎么这次他有负您的重托?”

  玄烨长叹一声,“朕说的是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前任河道总督于成龙于康熙三十九年二月病逝于淮安河道总督署,朕令礼部为其拟定谥号曰‘襄勤’。”

  乐盈唏嘘不已,她见过这位老大人一面,当时于大人已过六十高龄,头发已然全白。他与皇帝一同巡视河道,奔走于黄淮等地,夙夜操劳,于治水上颇有建树,听说当地的百姓多有赞颂,他确实当得起“襄勤”二字。

  气氛凝重,乐盈有心轻松一些,而道:“皇上,您让礼部给于大人定谥号‘襄勤’,我却觉得还有一字也可用。”

  玄烨笑道:“你还懂谥号?”

  小看人了不是,乐盈轻哼一声,道:“辟地有德曰襄,服劳无怨曰勤,《礼记》中都说了的呀!我虽然在宫里,但也不是没听过于大人廉吏的名声,因此我觉得也可以在他的谥号里加一个‘清’字。”

  然而这位皇帝的脸上变得很奇怪,似乎在忍笑。

  乐盈疑心他在pua她,生气道:“好好说着话呢,您为什么要发笑?”

  玄烨笑道:“朕没笑什么,就是觉得表妹你太博学了,读戏本子的同时,连《礼记》都没落下。”

  乐盈根本就不相信,“您就别哄我玩了,不然我明天去问隆科多。”

  “好了,不逗你玩了。朕得告诉你,本朝本代有两个于成龙,你混淆啦。直隶有民谣曰‘前于后于,百姓安居’,这两位都是很不错的人。朕曾赞前于乃大清第一廉吏,他于康熙二十三年过世,谥号为‘清端’,”说到这里他看了乐盈一眼,笑道,“看来你对谥号了解挺深的,不错。”

  乐盈捂脸,丢人啊,她已经是第二次犯这种错误了。

  之前她把四福晋亲爹内大臣费扬古与董鄂妃亲弟弟大将军王费扬古就曾搞混过。不过真不能怪她,她天天待后宫,见识太有限了,再者两位费扬古与两位于成龙同名又同时期,确实容易让人搞混。

  玄烨看她那样子,也不忍心再笑话她了,把她的手拉下来,柔声问道:“你以后想要什么谥号?”

  乐盈愣了一秒,陡然反应过来,这难道是皇帝要给她提前发谥号了吗?

  她不禁先感叹一声,谥号真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本来就是一个后人评价先人功过是非的评语,硬是被这些后来的皇帝们玩坏了。

  瞧,人家提前就把谥号定好了,想要哪个就哪个。

  乐盈想起他给元后定了“仁孝”的谥号,道:“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皇上您呢?”

  这位皇帝谦虚一笑,“待朕百年后,得一‘仁’字足矣。”

  仁皇帝啊,“仁”可是一等一的好谥号,他提前就给自己抢到手了,很可以!

  乐盈于是也毫不客气说:“皇上您给自己定‘仁’字,那我要一个‘贤’字不为过吧?”

  她致力于建立和谐后宫,提高后宫嫔妃同事们的生活水平,友爱互助,也不算是厚脸皮夸自己贤惠吧。

  皇帝对自己大方,对自己表妹倒也没小气,爽快道:“行,这个‘贤’字朕就留给你了!”

  双方对自己未来的谥号都很满意。

  次日,御舟渡江,众人登金山江天寺,皇帝在臣子的勉强下,留诗留字,不亦乐乎。在镇江停留一日,再次日,御舟沿京杭大运河继续南下,过常、苏、嘉三地,于二月十五日到达杭州。

  第172章

  四年后再次入住孤山行宫的感觉非常好,乐盈开开心心与宜贵妃、陈贵人等畅游西湖大美景!

  玄烨则带着三位皇子检阅驻杭官兵,同时亲率三位皇子射箭,据说十三阿哥拔得头筹。

  杭州乃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御驾在此地待了不足五日,于二月十九日启程返京。

  当然返京途中,皇帝肯定要绕道去一趟江宁看望他的老小弟曹寅啦!

  这次入住江宁织造府,曹夫人李氏与孙老太太没再给乐盈送侍女使唤,而且待她更为恭敬。

  乐盈故意道:“咦,曹大姑娘与曹二姑娘怎么不见?”

  孙老太太道:“家里的姑娘们礼仪粗鄙,怕得罪了贵人们。”

  乐盈道:“老夫人您怎么能这么说呢,皇上还亲自夸过您家的两位姑娘。”

  宜贵妃在一边帮腔,“皇贵妃娘娘,您有所不知,可能是曹家的姑娘们太好了,我等不配见呢!”

  这话一出,吓得曹夫人与孙老太太差点儿跪下。曹夫人连忙使人去请两位姑娘出来。

  几年不见,曹家的两位姑娘都长大了不少,曹大姑娘身量已足,曹二姑娘稍微小一些,这对姐俩端庄肃穆,不苟言笑,标准的大家闺秀模样儿。

  她们的母亲与祖母生怕她们被两位贵人主子要过去做使唤宫女,战战兢兢的。

  乐盈觉得没趣,她也不是爱故意为难别人的人,摆摆手,让她们离开了。

  这几人一走,宜贵妃“啧”了一声,“曹寅自己的女儿长得不怎么样嘛,难怪一个接一个的汉女往宫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