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年代女厂长第17节(1 / 2)





  李淑梅牵着唇笑了笑,拍着他的手臂感慨的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生了你,别看我整天躺在家里出不了门,但我知道,外面羡慕我的人还挺多,一个瘫子有什么好羡慕的,不就是有个孝顺的好儿子嘛。”

  现在这世道,可不是人人都有良心,不孝子孙比比皆是,儿女成群却老无所依的也不稀奇。

  霍峰握了握她的手,笑道,“以后你不用整天躺着了,可以坐着轮椅出门让别人更羡慕你。”

  李淑梅因为长期生病而郁结的心瞬间开阔,露出了两年来第一个真正舒心的笑容,“行,听你的,明天我就出去走一圈。”

  话音微顿,李淑梅欲言又止,像是想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开口,霍峰主动问,“怎么了,跟我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李淑梅笑了笑,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心里话,“其实,我明白你的心思。从你进了食品厂,精神气一天好过一天,当妈的看了不知道有多高兴,觉得你这个工作找对了,后来发现不对头,你高兴不是因为工作多好工资多高,明显是看上那个年轻漂亮的舒厂长了。”

  她说到这里,霍峰蓦然抬眼,似乎是没想到自己隐藏的那么深的心思在母亲面前竟然无所遁形,直白的剖在了日光灯下,一瞬间甚至有点微微的心慌。

  “你想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有什么,你是我儿子,老话还说知子莫若母呢,没有儿子能逃过当妈的眼,而且吧,厂长的条件是好,但在当妈的眼里,我儿子条件也不差,要不是为了照顾我选择退伍,现在在部队怎么也是连长了吧,你又这么年轻,往后再升,升到营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霍峰被她这番自信的言论逗笑了,部队里升职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有干两年就能升迁的,也有干到年限升不上去只能退伍或者转业的。

  “我的意思是,一家女百家求,像她条件那么好的姑娘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你得赶紧开口,别因为家里困难就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你要是这么想,那就是往我心口上戳刀子,以后再说什么我的病不影响你找媳妇也是不会信了。”

  霍峰知道他妈说这么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给他鼓气,让他在感情中不要妄自菲薄。

  “妈,你放心,我这辈子只会跟自己爱的人结婚。”

  除了舒萍,也不会再钟情于任何人,自当竭尽全力的争取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二天,霍峰赶早将车送回厂里,舒萍到的时候,他已经提水洗了车,白色的捷达在晨光中闪着金光。

  “轮椅拿回来了?大娘用着合适吗?”

  霍峰点头,“特别合适,早上她已经坐着轮椅出去逛了一圈,心情都跟着开阔了,让我一定要跟你道谢。”

  如果不是她提醒,霍峰想不到去省医院会诊,更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便捷的轮椅可以定制。

  “我就是随口说了句,又没帮上什么忙,哪用的着谢啊。”舒萍笑着继续道,“其实生病后心情是最重要的,只要心情好身体也会跟着好起来。”

  霍峰拿着毛巾站着听她说话,长身玉立的模样不像在擦车倒像在拍时尚杂志,即便穿着最普通的衣服也显的有气质。

  舒萍正沉迷在“美色”中,只听他问,“我要去食堂吃早饭,一起去吗?”

  这是他在厂里第一次不顾及旁人的眼光开口喊自己吃饭,舒萍顿时有种木头开窍的欣慰,看来昨天跟他说的那些话多少起了作用。

  “恩,一起啊,吃完了陪我去趟银行。”

  自从肉松面包的配方定下后,面包车间的生产就彻底上了正轨,跟舒萍之前预料的一样,肉松面包市场前景比牛奶面包更开阔,供货速度已经完全跟不上客户的订货速度了。

  加上这两年糖价浮动,舒萍决定关闭食用糖生产线,改造成面包车间,加大面包生产力度,同时也增加肉食品生产种类,除肉松外,继续引进香肠、火腿肠生产线。

  这些改变不能一撮而就,起码要用上两年的时间,并且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

  食品厂经营情况良好,但做生意没有把口袋里的钱花光的道理,那样的话一旦遇到风险就会面临财务危机,而借助于金融产品,不仅能规避风险,还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商业构想落到实处。

  她今天去银行是为了谈贷款,前几天有个叫林勇的客户经理主动联系了食品厂,说银行现在针对企业贷款有很多优惠政策,如果食品厂有贷款需求,他愿意提供帮助。

  天下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银行贷款给企业,要的就是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不过跟食品厂改革需要用到的资金以及改革后的巨大利润相比,这点利息也就不算什么了。

  作者有话说:

  第二十六章 帮自己报仇了

  银行外, 贷款经理林勇跟舒萍谈好后送她出门。

  “舒厂长,贷款的事您放心, 鸿远食品厂在本地怎么说也銥嬅是知名企业, 贷个百八十万没有问题,这个包票我是敢打的。”

  银行当然不傻,他们追着给效益好的工厂企业放款, 不用担心本金收不回,还能得到不少利息, 而那些效益差的, 哪怕天天上门求着放款,也贷不到一分, 要知道放出去的款收不回来最后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是要扣绩效奖金的。

  舒萍笑着请他留步并握手道别,“林经理,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材料手续方面还有什么不齐全的直接打电话就行, 反正咱们离的近,分分钟就来了。”

  “行,我记得上次给过您名片,那就保持联系。”

  霍峰已经把车子开过来了, 舒萍上车前林勇还主动帮她打开车门, 态度可谓殷勤备至,要不是他已婚,霍峰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对舒萍有什么想法, 典型的以已度人。

  “我们是直接回厂吗?”

  舒萍摇头, “去幼儿园, 上个月的帐该结了, 我帮黄会计跑一趟。”

  公立幼儿园跟小卖部不一样, 属于事业单位,各项开支都得上面拨款才能支付,还要正规的营业□□,

  黄会计看他们要求多,开始的时候还抱怨,厂里生意好,供不应求,凤祥幼儿园每个月只能挣几百块,就算不合作也没什么,反倒省事。

  舒萍就告诉她有些账不是那么算的,虽然幼儿园一周供应两次副餐赚不到太多,但孩子们喜欢吃,回家跟家长提过后,家长们会去店里买,有些甚至找到厂里来团购批发,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的威力,无形中就将市场扩大了几分,所以舒萍对孟园长和薛老师一贯热情,随时保持着恰如其分的联系,不过近也不疏远,相处起来格外舒服。

  从幼儿园办完事出来已经快十二点了,舒萍也没急着回厂里吃饭,让霍峰找了家口味不错的面馆。

  厂里伙食不错,不过天天吃也是会腻的。工人们偶尔还回家吃饭换口味,她可是一天三餐在厂里解决,家里完全不开火。

  这家小何面馆在镇上已经开了十来年,对霍峰有着特别的意义,就是他读初中的时候,父亲还在,每月领了工资就会待他来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从小家里条件一般,五毛一碗的牛肉面,对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十块的父亲而言不是小数目,父亲也只舍得点一碗给他,自己则一脸笑意的坐在边上看,让他边吃边心里泛酸,每次吃到剩小半碗的时候,哄父亲说自己吃饱了,父亲才会笑着接过,但坚决不肯吃他故意剩在碗底的牛肉。

  现在想起那些,依旧觉得心酸,自从他去部队参军,家里条件已经比以前好了许多,但如山一般巍峨耸立的父亲却不在了。、

  两人要了两碗牛肉面,霍峰大碗舒萍小碗,不过这会的面已经涨到了一块五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