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第34节(2 / 2)


  下山的时候,辛勇脑子里还记得这件事的,然而下山后,又是租地又是和周冀见面的,他不知道怎么的,就把这件事情给忘干净了,只能等下次再去东山村的时候再去问了。

  这次辛勇宴客,客人加上他们自己,一共也就六个人。

  就这么几个人,陈曼也没再麻烦的去弄什么分席,六个人就都围坐在一张桌子前。

  眼前的这些菜色对于李和豫他们来说,属实是新奇了一些,虽然对于辛家人来说,今天他们准备的菜都是现代十分普通的宴客菜品,但是对于受邀的客人来说,这桌子上大部分的菜品,他们这都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不止是菜品,就连那装菜用的餐具,也是李和豫他们没有见过稀罕样式。

  不过辛家人之前又是卖酒又是送琉璃杯的,李和豫他们都习惯了,就连刘氏,虽然她也多看了几眼碗碟,但也没觉得太奇怪。

  刘氏不用问都知道,这些餐具肯定也是辛家的祖辈以前从海外带回来了。

  这餐具确实不错,要不是自己藏了私房钱,如今家里明面的掌上十分的拮据,刘氏都要忍不住要开口问问辛家人有没有多余的餐具卖了。

  不过刘氏心里明白,像这样的餐具,一套下来怎么也得几百、甚至上千两银子,不是她说买就能买得起的,就算他手里有钱,李和豫也不会允许她花这么多钱去买一套餐具。

  李和豫他们都被眼前的菜给震住了,见大家呆坐着一直没有动筷子的意思,陈曼伸手捅了捅丈夫的手臂,暗示他赶紧给客人倒酒,她自己则拿着水壶给刘氏倒茶。

  “我在水里放了两片柠檬,喝起来可能会有点酸,夫人您先试试,看喝不喝得惯。”

  柠檬的好处多得说不完,但是这到底还是在古代,所以陈曼也不确定刘氏喝不喝得习惯柠檬水,原本她是想泡茶招待他们的,奈何县里买茶叶的铺子被水淹了后,补货的茶叶一直没到,想买都买不到,她只能用柠檬水来招待客人。

  辛家的果园就有柠檬树,平常辛勇做菜的时候就会用到柠檬,农家乐免费提供的茶水也是柠檬水和荞麦茶,陈曼是喝惯了柠檬水的,所以下山的时候,她就摘了几个柠檬随手扔到了袋子里,如今倒是正好派上用场。

  刘氏端起杯子小小的抿了一口后,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倒是一脸的以外:“这茶略带点微酸,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听刘氏这么说,陈曼也来了兴趣,连忙给她科普着柠檬的种种好处,什么生津解暑,美容养颜,听得清热化痰……把刘氏给听得一愣一愣的,连忙攀着陈曼的手,问她家里有没有多的柠檬,她想要点回去泡茶喝。

  陈曼对刘氏许诺到,下次她再来县里的时候,一定会给她带柠檬。三言两语见,两人已经能以姐姐妹妹互相称呼。

  对此有着轻微社恐的辛芷表示——我不明白。

  不过辛芷不是今天的主角,她明不明白没有关系,陈曼和刘氏交流美容心得的时候,辛勇他们那几个男人已经喝着酒聊了起来。

  酒还是剩下的那小半坛子x村长,看着辛勇他们今天的这个架势,今天晚上过后,这坛酒估计就只能剩下个坛子了。

  今天的菜色好,李和豫他们倒是不像之前似的,端着酒就喝个不停,今天他们是一边吃菜一边喝的。

  这么多菜里,李和豫最喜欢的就是那道夹沙肉,他本来就喜欢甜食,或者说古代人,很少有不喜欢吃甜的,这里的糖价格高昂,并不像后世一样,花几块钱就能买上一斤糖。

  辛勇这肉里的豆沙都是他自己煮的,里面还放了适量的白糖,比天华国那些做点心用的豆沙味道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说起来辛家的白糖一斤没有多少存货了,不过辛家既种了甘蔗,也种了甜菜,倒是不用担心以后会没有糖吃。

  安沐县是平原地区,甜菜也是安沐县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田冬秀喜欢吃甜菜,不管是煎炒还是用甜菜做成的咸菜,她都喜欢,所以辛家一直有种甜菜。

  这玩意要种两年才能长成,除了那些专门种甜菜的人,现在安沐县已经没多少人种了,辛家人也是因为田冬秀喜欢,才会种上一些。

  制糖的原材料辛家倒是不缺,难就难在他们不知道糖的制作流程,等回头家里的糖吃完了以后,他们还得慢慢研究,看能不能把糖给倒腾出来。

  普普通通的一道夹沙肉,吃得李和豫直竖大拇指:“这肉真好吃,甜丝丝的,入口即化,辛兄你真是有巧思,竟然会想到在肉片中间夹豆沙,偏偏味道还这么好,小弟真是佩服你。”

  刘氏作为女子,平常吃猪肉的时候就少,不过见丈夫吃的那么香,她也没忍住夹了一块夹沙肉,结果她一吃就爱上了,全然忘记自己以前有多不喜欢这种肥腻的豚肉了。

  天华国的猪肉和后世的猪肉不同,因为品种不同,天华国的猪肉远没有现代的猪肉那么精瘦。

  现代的猪肉因为品种不同,基本都是瘦肉多,肥肉少,天华国的猪肉膘特别厚,一般的五花肉,光是肥膘,就有两指那么厚了。

  不过有一说一,天华国的猪肉,吃起来味道真的要好一些,肉香十足,一口肉下肚,就让人满足得不得了。

  不止是夹沙肉,桌子上的每一道菜都好吃,这一顿,大家都是放开了吃的,一共十二个菜,在大家放开肚子吃的情况下,最后包括夹沙肉在内的七道菜是直接光盘了的,其他几道菜剩下的也不多,陈曼准备回头用篮子装了吊到水井里冷藏,要是明天中午没变质的话,就热热当他们的午饭。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铺子里来了一位来进……

  请李和豫他们吃完饭的第二天, 辛家人就回山上搬酒了。

  要是只搬要给刘子真的那二十瓶酒的话,辛芷和陈曼是不用跟着回去的。

  也是辛家人同进同出奇怪了,根本没想过要让辛勇自己回去。

  而且现在家里多了一头牛和一头驴,来回是他们能够搬运的东西就更多了。

  眼下离和周冀约好的日子还有好几天, 他们回去之后还能再山上修整几天。

  虽然只在山下待了两天, 但是辛芷已经无比怀念家里的空调和冰箱里那各式各样的冰镇饮料了。

  其实天华国的夏季远没有现代的夏季温度高,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南北两极的冰川还十分坚实的原因, 现在已经属于夏季最热的时候,外面的温度也就只有三十来度。

  对于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来说, 这样的夏季可能都算不上难熬,但是像辛芷这种在空调屋里呆习惯了的人,室外三十几度的天气就已经快要要了她半条命了, 更别说古代的衣服布料那么多了,这么热的天气,胳膊腿都裹在棉布衣服里,别提有多闷热了。

  当然了,现在也有轻薄凉快的衣服,就像刘氏,穿的就是轻薄的纱衣, 那纱衣是纯蚕丝制成的,轻薄透亮,光看着就舒服。

  辛家人原本也想弄几匹纱布做几身衣服穿的, 然而问过刘氏后, 才知道这纱布并不是想买就能买的。

  天蜀州那边一种特有的蚕, 吐出的蚕丝细到十几根蚕丝合到一起都没有一根头发粗,唯有用这种特殊的蚕丝,才能织出薄入蝉翼的轻纱。

  整个蜀州, 一年产出的轻纱不过超过一万匹,这些轻纱,其中绝大部分作为蜀州的贡品进了皇城,每年世面上流通的轻纱不超过两成。

  而这两成,绝大部分都被各大世家收入了囊中,普通人别说买了,寻常连见,都很少见到。

  刘氏身上穿的纱衣,还是她出嫁的时候娘家买来压箱底的陪嫁,当时刘父为了买这半匹轻纱,不知道费了多少劲,也是当时宫里的李昭仪,在夏季极喜欢穿着轻薄的纱衣,引得昌都各家的小姐贵女都以穿着纱衣为荣。

  当时刘氏嫁给李和豫,也算是一门很好的亲事了,刘父为了给女儿做脸面,托了好多人,许出去了好多人情之后,才以三百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半匹轻纱,替女儿做了一件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