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第22节(1 / 2)





  是物价局的人。

  “东川公社大石大队的李泽宝?”来人先问道,见李泽宝点头才接着说,“有人举报你贿赂机械厂食堂采购主任宋立志,恶意抬高物价,不当牟利,跟我们走一趟吧。”

  李泽宝深吸了口气,说道:“我们是正常交易,一切按照市场价来,没有哄抬物价。”

  “我们会调查清楚的,走吧!”

  李泽宝深吸了口气,跟着这些人走,但愿没事吧。

  机械厂空出了两间办公室,李泽宝和宋立志被分开问话。

  李泽宝镇定下来,从包里拿出大队的介绍信,合作社的文件等,证明他并不是私人买卖。

  草菇一类的菌类,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三毛到四毛之间,量很少,只有少数人卖。

  虽然李泽宝只把草菇卖给机械厂,但机械厂里的人分一些走,然后再送给亲朋,这样一来,知道的人就多了。

  李泽宝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知青和大队创办合作社,帮助大队生产副业,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

  后面盘问的就是他是不是通过贿赂宋立志来获得这张订单云云。

  李泽宝就说自己和宋光辉是朋友,然后请朋友帮忙介绍,没有贿赂。

  送的那一篮子草菇也是请机械厂的职工试吃,并没有落入宋立志的口袋,且那天机械厂有不少人吃到了,完全可以作证。

  一番问询下来,李泽宝的话没有任何问题,而宋立志这一边,也是坚持自己的说法。

  他没收受贿,完全是支持底下公社大队的副业,改善机械厂职工们的生活条件,采购价格也是按当前的市场标准,没有错。

  唯一出错的,可能就是草菇的量太大了!

  价高量大,一天十二块,总有人有点想法?

  问一圈下来,两人的一切没有任何问题,全都在框框内。

  因着这次举报事关机械厂,局里很重视,这可是市里的大厂,事关重大,派了副局下来调查。

  问完话,就有些尴尬了,这完全就是定价死板的问题。

  最后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还是修改价格。

  但价格定在多少?无论是李泽宝还是宋立志,都没有话语权。

  李泽宝不由想叹气,他现在只盼着价格不要定得太低,要不真的是亏死了。

  而且这个消息传回大队,也不知道大队会是什么想法。

  草菇等菌类并不是主要蔬菜,是不受调控的,一般都是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变化。

  在焦灼的等待中,关于草菇的定价有了说法,一斤最高不能超过一毛五,从今天开始,送来的草菇,都统一按照这个价格来算。

  李泽宝额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这价格落差太大了,超出他的心理预期。

  但是目前的政策就是如此,他没办法改变。

  宋立志的职位没有受什么影响,被批评了一顿,可把他给郁闷得不行。

  两人一见面,互相露出一丝苦笑,并排着往食堂走。

  李泽宝收拾好心情:“宋主任,抱歉,连累你了。”

  宋立志拍拍李泽宝的肩膀:“没事,没被抓进局子关起来,算我们运气好。这价格虽然降了,但我看好你们。”

  听宋立志这么一说,李泽宝心里也好受一些了。

  但他依然想叹气,有些事儿其实没那么简单啊!

  “宋主任,中午我请你吃饭吧,当作赔罪。”李泽宝说道。

  宋主任摇头:“可别,还有人盯着我呢。”

  他扯了下嘴角,这举报的人要不是机械厂的人,他就把头扭下来当足球踢。

  走到半路,宋立志停下来说:“走,我们先去把前几天草菇的钱给结了,今天的草菇另外记单子。”

  李泽宝一共送了一周的草菇,其中有三天没满三十斤,最后结了个八十八块钱。

  若是下乡前,李泽宝还不把这八十八块钱放在眼里,可现在,他们要种多少草菇、卖多少草菇才能挣到?

  他深切体会到了乡下农民的不易。

  机械厂的人福利条件好,财务科的工作人员帮忙结了账之后,还问起李泽宝,他们大队有没有种其他的蘑菇。

  李泽宝打起精神,笑着说:“有在研究,等研究出来,一定会送一批给大家试吃的。”

  “东川公社大石大队,你们这个副业做得不错,继续加油!”

  “加油,争取把木耳也种出来。”

  ……

  听着这些鼓励,李泽宝低落的心情好了不少,下楼时,宋立志突然问道:“你们真的还会种别的蘑菇?冬菇有吗?这个价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