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2 / 2)


  芒看了一眼有风,心中一咯噔,恭敬道:“芒不知。”

  “你说,她知道吗?”有风再问。

  这个她是谁,不言而喻,这个问题,巫芒也拿不住,戚慈的外貌看上去还是个孩子,一个孩子做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兴许这个问题根本就是她随口一说,没有答案。

  “芒认为,兴许是那姑娘随口一问,公子不必放在心上,若是想见胡山先生,还可以想其余的法子。”这胡山这般大,纵然是神仙来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棵梧桐啊。

  听了这话,有风突然就大笑起来,笑过之后,他定神说道:“不,她不是随口一说,她是非常认真地在问我。”

  戚慈是非常认真地在问他。

  这胡山之上,究竟有多少棵梧桐。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有好几个小宝贝猜对了有风要说什么,等会作者君挨着送个小红包,不对,图个开心~

  最后明天回三更,明天的三更大概会早一点发,最迟大约在下午五点半,早的话可能一两点这样的,看明天亲爱的编辑啥时候有空~入v后作者君决定每晚九点更新,感谢继续支持的宝贝儿们,鞠躬感谢~

  最后的最后来个段子博大家一笑吧

  有风:单身路上一起走,谁先脱单谁是狗,知己啊知己,我以为你是个万年老光棍,万万没想到你闺女都和我差不多大了(痛心疾首)

  胡山先生:我能脱单狗就狗,谁和你是好朋友(冷漠脸)

  大山:等等……大人,您似乎已经单身很久了呀……

  第28章 二十八 梧桐(改错字)

  有风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这个问题, 他想的不是答案, 而是为什么戚慈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做一件事总是有目的的,你将她的目的想到了,事情就很好解决了。

  可是有风想不到戚慈的目的?也许就是单纯的阻止他见胡山先生?不, 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有风坐在荒草丛生的院子里, 偶尔有只虫子从他的脚上跳过他也不知道。

  “贺老, 公子这样真的没有问题吗?”何幸虽然被训斥了,可是他打小跟着有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公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没有比他这贴身伺候的更清楚的了。“那小姑娘显然是不想公子去见胡山先生吗?”这个道理连他何幸都能想到,没有理由公子想不明白啊。

  “何幸,你又在背后嚼舌根了,去厨下帮阿哑弄些吃食去。”巫芒才从屋内出来,这屋子外边看上去又破又烂的,里面倒是也还好, 他和阿哑收拾一番也倒是能住人。

  何幸看见是巫芒, 啥也不敢多说,点头哈腰道:“大巫吩咐得是,何幸这就去这就去……”他说完眨眨眼睛,一溜烟就跑; 。

  这个何幸啊,巫芒摇摇头,没有再说话。

  “大巫,阿兄还要坐在院子里面多久呀, 外边下雨了。”有耘站在一边,小脸上写满了担忧,纵然是他年纪尚小,也知道阿兄在寻找一个叫做胡山先生的人,可是现在他必须要回答出一个问题才可以。

  有风已经入神了,完全没有感觉到雨滴。他一直在想为什么戚慈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听上去非常随便的问题。

  雨越下越大,有风还是没有反应,有耘就急了,要自个儿跑出去拉人了,巫芒哪里能让他去,这小祖宗的病才好多久了,也就一两个月的事情,先前病得都快死了。

  巫芒亲自迎着雨将有风拉了进来。

  戚慈他们总是是在雨下大之前回到了部落,这一次,因为下雨的缘故,没有开会,而是直接将东西分了。

  在有风在思考戚慈的时候,戚慈也在心里面思考有风是个什么身份,他有什么目的。她心里面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何有风一个越国王族子弟会知道千里之外有个胡山先生,并且还认为这位胡山先生本事了得。

  所为何事?所为这天下。

  分明是那般平淡随便的语气,可是戚慈事后回想起来,那种平淡又可以称之为一种笃定。这个人实在不简单,她躺在床上,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渐渐的,戚慈就进入了梦乡,梦里好像也有有风这个讨人厌的家伙。

  这雨一下,就下个没完。

  好在大巫他们原本就知道最近会下雨,有准备倒是不怕。只是一下雨,部落的生活就变得闲适了下来,一下子,好像所有忙着做活得人都闲了下来。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戚慈心想既然如此,不如让这些孩子将她平时讲的故事讲出去当个消遣用,一时间部落就特别流行讲故事和听故事。人人都追问着接下来的剧情,这些孩子从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追捧,一个个的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脊背挺得直直的。

  戚慈自然也就闲下来了,可是闲下来的她竟然比之前更繁忙了一些。她先前和景翘谈好了合作,身为合作者之一的她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自然得表示一点诚意。

  她的诚意,只有她脑袋里面的东西了。

  下雨天阴,用木炭写写画画的也就更费力了一些,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戚慈整个人都投入进去了,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吧。”她随口一说,却没想到来的人是石老。

  石老的到来让戚慈一愣,随后微微一笑,她放下炭笔,说道:“蓬荜生辉。”石老能亲自来找她,就说明先前那个瓷窑的事情,他等于是答应了。

  “神女大人太客气了,我来这里,是因为我思来想去,还是有些问题等不及想要问您。”石老端坐着,他的眼中蕴含着太多的东西了,他也担负着太多的东西了。

  听闻这话,戚慈也不多说,看门见山直接就说:“您问就是。”她知道石老应该会有很多疑惑,或许还有很多的想法,可是她没有想到石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他问道:“建瓷窑对部落利弊如何?”石老从小在部落之中长大,这里承载了他太多东西,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不沉重。石老和大巫一样,甚至可以说部落里面的老人都是一样的,是真正全身心为了部落好的。

  戚慈交给他木板的时候,他就知道,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了。

  这不单单是一个瓷窑的问题,其实也是改革的问题。大巫时常觉得是他自己将部落带到了没落,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部落又何曾真正的繁荣过呢?

  从来没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赌一赌呢。

  “有利……也有弊。”戚慈没有哄骗说什么百利而无一害,她不屑说这种谎言,“马上就要入冬了,显然我们的粮食应该不算太多,皮毛储蓄应该也不多。如果要建瓷窑,一切都顺利,烧好砖、建好屋子约莫也腊月了,算是正式入冬了。而这期间,势必部落的青壮年们就没有办法储备过冬用的粮食和用品了。”用这些去换一个未知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砖瓦房子,其实非常的大胆并且冒险。

  戚慈完全可以等到开春再来做这件事,可是她没有再等,为什么?因为这一年的冬天,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冻死在茅草屋中。四面透风的屋子,纵然是南方的冬季并不算寒冷,也是熬不过去的,那种阴冷,伴随着下雨,浸透到人的骨子里面去了。

  最先熬不过的,其实就是老人和小孩。

  “这种弊端,我想,您的心中应该是有打算的。”石老知道,戚慈这个人谋而后动,从不会做无所谓的事情。

  戚慈笑了,她一边笑一边无奈摇头:“这都被您猜到了?我的确做了准备。十日后,景家少主会派人送一批物资到胡山脚下,那是我托她帮忙购买的粮食、盐、麻布和其余的一些日用品,还有一些砖。”其他东西是用来储备起来过冬用的,砖是用来建窑的。

  石老一下子愣住了,他以为戚慈的解决办法会是其余的,例如说服族人,让大家都辛苦一点,万没有想到竟会是这样的,他没有问戚慈哪里来的银钱。

  他敏锐的觉得还是不问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