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在这种情形下就算是有雷达定位想要找到一个人也是很难的, 薛琳只能按照系统的指引顺着一定的方向走,她这一身打扮, 平常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求职的,是来找人或招聘的,马上就有人过来问招什么人?她微笑摇头不说话, 只说:“我是来找一个亲戚的。”

  这帮人立马散开了,一连遇见十几波询问的之后,她终于走进了大厅。

  大厅里的大屏幕不停地滚动着招聘信息,各种工作岗位都有,看起来很岗位很“充足”的样子,可与人山人海的人潮对比,就显得杯水车薪。

  薛琳被系统指引到下岗再就业窗口, 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王金玲。

  她并没有急着去找她, 而是到一旁找到工作人员, 登记找家政服务人员。

  工作人员把她指引到了专门的窗口进行登记, 帝京家政服务人员缺口大, 已经有专门的窗口负责了, 但一般来应聘的都是外地人,那边下岗再就业窗口的人看着这一边,没几个人过来。

  可能是缘份,也有可能是系统在使用“金手指”,就在薛琳登记完没多大一会儿,下岗再就业窗口那边的王金玲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离开了那个窗口,往家政服务这边来了。

  里子都快保不住的时候,没几个人还顾着面子。

  薛琳正在跟工作人员聊天,说自己的具体需求,“我一个人住,之前找过几个钟点工,总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我不怎么在家吃饭,就想找个干净利索的人收拾家里的卫生,活很轻松,不需要住家,能长期做下去最好。”

  “你这种条件说是不高,并不难找。”工作人员说道,“可要让你达到完全满意,一样要靠缘份,有些人来一次就找到合适的人了,一做就是几年,有些人一年要来好几次,一样找不到需要的人,我这里现在就有资料,您先翻看一下。”

  薛琳翻了翻,果然以外地人居多,“有本地人做这个的吗?我总觉得本地人比较可靠一些。”

  “本地人一般拉不下面子……但是现在下岗的人越来越多了,估计做家政的也会慢慢多起来。”工作人员说道。

  王金玲在旁边登记信息,“王金玲,女,39岁……”

  替她登记的工作人员一边登记一边说了一句,“你是本地的啊?”她抬头看了一眼正跟负责跟雇主交流的薛琳。

  薛琳也向这边看了过来——

  薛琳打开门,让王金玲进来,因为还没有停止供暖,别墅里又是装的地热,温度比外面高了太多,薛琳一进门就把大衣脱了下来,王金玲打量着这间虽不乍眼,却让人觉得壕无人性的别墅,心里有点打鼓,“您家里就您一个人。”

  “是啊。王大姐,您叫我琳琳就行了。”薛琳说道,“我平时也不怎么在家里吃饭,说实话,请您多半是为了伺候这间房子,咱俩都一样,都是替这房子打工的。”薛琳笑道。

  “您这家俱都是红木的吧?多数是酸枝木的,也有紫檀的。”王金玲摸着家俱道。

  “您认识?”薛琳惊讶地说道。

  “我父亲是老木匠,我从小就见过这些东西,可惜家里没剩什么好木料了,只有我陪嫁的一对香樟木的箱子和一个老树根茶几。说实话,要是还找不到工作,我就得卖那些了。”

  “您家里是有什么急用吗?”

  “不瞒您说,我爱人身体不好,不能工作,常年吃药,过去厂子里给报销医药费,现在厂子里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医药费更没人报了,我儿子还在上大学,孩子学计算机的,一台电脑一万多块呢,我也买不起,孩子一直在学校的机房用学校的电脑,就这样还得省着使,交不起租金。下岗发了点儿钱,头一件事就是给我儿子买了台电脑,剩下的就是我爱人的药钱。”

  “您儿子学习好就行,您早晚会苦心甘来。”薛琳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她,“这样啊,我这里呢月工资是五百块钱,您晚上不用住家,早晨七点上班,到了五点钟不管我在不在家,您就直接下班自己走人就行,跟您说句实话,您要是做饭好吃,我在家就多吃几顿,要是一般化我就不吃了,您把家收拾干干净净就行,我主要是忙外面的事,还会经常出差,我名下还有几间公司,您要是做得长远,咱们口头约定一下,能超过六个月,跟我签五年以上的合同,我替随便把您挂靠到哪间公司,给您续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王金玲搓了搓手,“我觉得您这么雇我您不合适。”

  薛琳愣了一下,“什么?”

  “您想想看啊,您不怎么在家,我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您什么时候知道呢?您又说您很少在家吃饭,我也不负责一日三餐,工作就是打扫房间,您这房子很新,平时也有人打扫,我一天两个小时就能从里到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您要是不在家,我随时可以回家,您也看不出来。”

  “确实是这样,所以我之前都是雇钟点工。”

  “您这样的情况确实是钟点工更合适您一些。不用天天过来,隔天收拾一次就行,一小时十块钱吧,两个小时二十块钱,一个月三百块。”王金玲算起了帐,“省了两百。”

  薛琳上下打量她,这确实是个有头脑的女人,没有一味的唯唯诺诺,把话都说在头里了,“那我请您做钟点工怎么样?一周一结工资,像您说的隔一天来一趟,您要是做好了,我还可以帮您介绍客户。不瞒你说,你要是真能做好,不嫌累光是这一个小区,够您一天做十个小时的,您到时候月收入可赶上外企白领了。”薛琳完全是说笑,家务工作很累,两个小时收拾干净这么大面积的别墅,得头也不抬的一直干活,正常人一天能做两份工就是很勤力了,非常需要钱的,也就是做三份。就是这样,收入也正经不低了。

  王金玲看着这间别墅,从下岗现在一直提着的心慢慢放下了,是啊,只要有双手,只要不嫌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薛琳观察了王金玲一个星期,发觉她是个做事非常有条理的人,卫生标准比薛琳这个主人还高,家里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薛琳跟着她也学了不少整理的技巧,连薛琳的衣服也被她分门别类了,什么是必须干洗的,什么是必须手洗的,什么是当季的,什么是过季的,难得的是她很主动,据薛琳所知,不用薛琳介绍,她已经找了小区里的另外一家,一样是做钟点工。光是这两份工作,薪水已经超过当年帝京的平均月薪了。

  是金子走到哪儿都发光,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要是聪明有头脑肯出力,活几辈子都是赢家,那怕遇到了低谷也是暂时的。

  对薛琳来讲,大后方稳定了,她现在就要做整合资源的事了。

  首先餐饮的发展速度超出她的预期,这种扩张速度赚钱归赚钱,管理容易出问题,“老班长公路餐厅”牌子已经打出去了,仿冒的人也有了,需要法务部门处理。

  通过教授的介绍,薛琳参观了进入中国几年的国际连锁餐饮公司总部,对他们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学习,要走什么路线,要做什么样的品牌,薛琳有了模糊的规划,但是还需要专业的企划。

  她果断启用了雷达,雷达指路了一位目前正效力于这间餐饮公司的一位前分区经理刘洋。

  为什么是前经理呢?别以为国际企业就真的“人性”化,这位分区经理三十一了,大龄怀孕,本来一直坚持上班,公司也很“鼓励”她,可她到了六个月的时候支撑不住了,得在家休息静养了,孩子是顺转剖,她身体损耗很大,做了四十来天的月子,回来不止位置没了,还被赶到了后勤办公室,一个人一间小黑屋,薪水降低一半。

  这种就是变相开除,毕竟公司不能开除哺乳期妇女,但可以逼你辞职。

  她也知道是这样,但还是为了孩子的奶粉钱、保姆钱,熬到找到新工作再辞职。

  所以薛琳一招唤,她就飞奔而来了。

  职场总免不了女性歧视,可薛琳更喜欢跟女性做同事,她们深知工作不易,更稳定也更重视工作。

  刘洋了解了薛琳的餐饮公司现状,立刻做出了企划,首先一些饭店该砍的可以砍掉,专做公路连锁餐厅,也可以把中式快餐厅的概念推广到市区,但名字不变,保持品牌特色,二是加强管理,对所有人事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薛琳模糊的想法在她的企划中都有体现,薛琳正式点头同意,并同意正式建立规范的餐饮公司和薛氏天使投资管理公司,整合管理所有薛琳投资的企业。

  她在帝京转了一圈,正巧这个时候写字楼遭遇寒冬,原本高大上只租不卖的写字楼们,开始低下了高贵的头,为了尽快回笼资金稳定租户,开始“悄悄”售卖了。

  薛琳以后世看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四层办公楼。

  对办公楼重新规划之后,分给了杂志社、出版社、餐饮公司,最主要的是薛氏天使投资正式挂牌成立。

  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薛琳是知道后来沈樾的公司架构的,沈樾投资项目太多了,审计、财务、法务、人事四大块哪一块都不能少,同样还有配套的行政、后勤等等部门。

  这些薛琳都会架构,就连人才也在人才雷达的帮助下招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