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节(2 / 2)


  “老太太找到了,还活着。”

  “被宝珠他们救了,应该跟大太有关系,您小心一点。”

  冯二爷连夜跟着宝珠,去接了老太太回来,然后送到医院去,这事儿,瞒着家里所有的人。

  他就是故意不说的,老爷子那里他也不说。

  就是记恨了,家里那么多人,老太太出远门,就不知道妥善安排一下,也不知道陪着一起去,他心里面不是不怨恨的。

  你说冯大爷是孝子吧,的确是。

  可是分冯二爷比起来,高下立见了。

  早上起来接了那祯禧来,直接送到了医院,老太太也醒过来了,冯二爷嘱咐她,“就在医院里面,先不要出门,陪陪母亲。”

  宝珠早就走了,那祯禧看着老太太,瘦了不少,整个人面色土黄,没有血色。

  老太太心里面清楚的很,这事儿到底谁干的。

  “好孩子,你来了。”

  “姨妈。”

  那祯禧忍不住眼泪下来了,这才走几天了,去云南的时候还好好的,结果就这样了。

  “我没事。”

  话是这么说,但是多大年纪的人了,收到这样的惊吓,浑身多处骨折。

  而且多年老仆,祥嫂也没了,垫在自己身子底下了。

  “我老了,到底是年纪大了,经不住事儿了,我心里面难过的很,年轻的时候,我要是遇上这样的事儿,都不算什么。”

  那祯禧已经全部都知道了,她对寒秋没什么接触的。

  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只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祥嫂生前的时候,最喜欢金子了。”

  “是啊,她最喜欢金子了——”

  絮絮叨叨就开始说很多,有时候,就是找个人说话,找个人陪着你,这样心情好很多。

  第134章

  冯二爷闷不吭声的回家,正好寒秋在准备早饭,张罗着客人来回的,有人来的早,怎么也得吃一碗面再走吧。

  “老二,你去哪里了,找你不到,很是着急。”

  冯二爷心里面膈应的厉害,只看周围客人,“大嫂什么事情吩咐。”

  寒秋极为识大体了,“没别的事情,只是担心你,快点吃东西吧。”

  说着招呼着丫鬟端了面来,很是殷勤了。

  给人看到了,谁都要说一句长嫂如母。

  冯二爷端着那一碗面,看了许久一会。

  寒秋看着他,“怎么不吃呢?”

  “大哥吃了没有?”

  寒秋心里面狐疑,这人半夜里面出去,一晚上没回来,怕不是查出来什么吧,“你大哥早早的吃过了,带着帮忙的去街面上,老太太走的急,什么事情都要准备。”

  说着看了冯二爷一眼,这当兄弟的,应该忙起来了,忙一忙老太太的身后事儿,办完了葬礼,老太太的财产也要交割清楚了。

  冯二爷背着她一直在查,她知道,不用想也知道,她对着这一位小叔子,自然是没什么好印象的。

  儿子不要生多了,多了都是仇人。

  冯二爷转过身去,“真是辛苦大哥了。”

  趁着没人的时候,面直接就随手扔到茶盘上去了,这面,他只怕里面下砒霜了。

  他冷眼看着寒秋对着葬礼上的事情忙活着,只觉得冯家的脸都丢没了,传出去了,只怕是成为上海滩的笑话了,当儿媳妇的谋杀婆婆,八辈儿祖宗也不能有这样的事儿。

  他等着呢,等着人到了,才好出手,刘小锅亲自去了,长江水系的匪患,十有八九要给青帮面子。

  那几个人,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北地里战乱,应该是往南边跑的,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能找出来。

  他对着老太太的葬礼,是一点儿不上心的。

  老爷子看了难免心冷,二姨娘三姨娘只劝他,“到底老太太生前最疼他不过,合该是这样的,过于伤心了。”

  老爷子听了,只有更生气的理儿,只是顾惜到,老太太生前最疼他,只是嘴上不说,心里面也要埋怨二儿子的。

  那祯禧晚上回那家,冯二爷到医院里面来陪着,两个人轮流交换。

  四太太一直坐立不安,“我们一来,亲家就去了,明日葬礼,我们是一定要去的。”

  亲家没了,是一定要到场的,按理说还应该是天天去呢。

  那祯禧只觉得头疼,“奶奶不必担心,此事儿灵有蹊跷。”说着看了那老爷子一眼,很是有别样的意思。

  那家老爷子就知道了,心里叹气,原以为冯家和睦,没想到竟然也有这样的事情,而且一出手,就是要命的事儿。

  冯二爷是沉住气了,一直等到葬礼前夕,他带着人,把持了冯宅大门,厅堂之中,只有老爷子,大爷与寒秋,再有抓回来的人与那祯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