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1 / 2)





  按制,贵德淑娴四妃封号都只得一字,但到了元贞贵妃身上,英宗硬生生顶着朝野非议打破了旧例,为彰显贵妃荣宠,赐予元贞二字封号,这一点,便是在大秦史书中,也是独一份的。

  人心皆是欲壑难填,元贞贵妃自然也不会例外。

  她出身簪缨世家的何氏一族,家族势力强盛,丝毫不输中宫。

  更何况,她膝下有子,更有英宗的宠爱做底气,对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也是有希望一搏的。

  至英宗十五年,中宫昭仁殿现巫蛊之祸,英宗大怒之下圈禁皇后,至次年二月,英宗不顾朝野非议,悍然决定废后。

  皇后本就是中宫,儿子又是嫡长,眼见着熬死英宗就好了,好端端的,搞出那些巫蛊之祸,对于她又有什么好处呢。

  明眼人都看得出,无非是元贞贵妃眼红那个位子已久,终于伸手染指罢了。

  时年,英宗登基十五年整,于朝野间威势渐盛,却仍有先帝时期的老臣劝谏,更有三千太学学子在宫门外静坐抗争,得益于此,终英宗一朝,孝慈皇后都不曾被赐死,元贞贵妃虽得宠,却也终究不曾坐上后位。

  而她所出的皇子,终究也没有得到嫡出的身份。

  只是,对于先帝而言,即便是生母不曾被赐死,也不会叫他的境遇好半分。

  中宫被废,他作为曾经的嫡长子,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地位无疑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按制,他本应是理所应当的继承人,可是当生母被废之后,地位却瞬间一落千丈。

  英宗虽偏爱元贞贵妃,不喜孝慈皇后,却也不至于杀自己的嫡长子,更不会由着别人作践他,但饶是如此,却还是在元贞贵妃的枕头风之下,为皇长子指了何家之女为妻。

  这一位何妃,便是今上的生母,后来追封的孝仁皇后。

  在先帝一朝,翻遍了史书也找不出孝仁皇后一称,因为这个谥号,是在皇帝登基之后,为他生母追封的。

  终先帝一朝,对于孝仁皇后的称呼,也不过是一个不妻不妾的何妃罢了。

  于先帝而言,他本是嫡长子,只可惜命途多舛,生母因元贞贵妃被废,自小便在元贞贵妃盛宠的阴影下长大,不得不耐着性子与她虚与委蛇,更是被迫迎娶了何贵妃的侄女为正妃,甚至于为了使何氏一族安心,与何妃生下了嫡长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

  在那样的环境下,注定了嫡长子不会被他喜欢,能够跟仇人之女谱写一段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的确是有,却绝对不会出现在皇家。

  在蛰伏之时,先帝或许会强忍着恶心同何妃相敬如宾,与嫡长子父慈子孝,但等到储位稳固,以及成功扳倒何家之后,态度自然会是天差地别。

  理所应当的——先帝也就愈发不喜见到自己的正妃何氏,以及那个不被喜欢的嫡长子。

  说起来,也是讽刺,先帝当年曾经遭受的境遇,竟又在他嫡长子身上同样出现了。

  皇帝比先帝要好一点的地方,大概就是没有遭遇生母被废的不幸,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半斤八两了。

  先帝储位稳固,在英宗重病监国时,便悍然对荣华几世的何家出手了,年幼时眼见生母被元贞贵妃欺凌的仇恨,年纪少长时面对何氏一族的毕恭毕敬,以及每每陪伴何妃回门时,岳父岳母流露出的那种高高在上,多年的仇恨累积,使得先帝没有半分留情,满门抄斩,一个都没有留。

  若非担心被人议论心狠手辣铁面无情,便是何妃,他也想一并处置了。

  事实证明,也不需要他多此一举。

  何妃眼见家族遭灭门之祸,出手的又是自己枕边人,再见丈夫待自己的态度一落千丈,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孝慈皇后的教训,还近在眼前呐。

  她这辈子就算是完了,可是,她还有儿子呢,他还这么小,母族又被他父亲诛杀殆尽,以后的境遇,又该是如何凄凉?

  何氏出身大家,行事不乏决断,心知先帝只怕早已恶了自己,若是继续苟活,只会叫他愈发轻贱,倒不如索性一死,为儿子搏一条出路。

  在先帝将何氏抄家的三日后,何妃留下“母族失明不敬,妾身亦无颜苟活于世”这样的短短遗言之后,投缳自尽了。

  如此一来,皇帝作为何妃所出的嫡长子,境遇相当难堪,甚至于,要比先帝之前生母被废的境遇,还要难堪几分。

  先帝生母被废,却仍有母族援助,而皇帝,却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虽然占据着嫡长子的名分,但生母已死,母族又被先帝出手灭的一干二净,举目四望,简直是一丝希望也瞧不见。

  虎毒不食子,先帝虽不喜他,却也不至于要将自己的骨肉弄死,可每日见着,却也不免生腻,只随意找了一个由头,打发他到西北守宗祠去了。

  萧氏皇朝起于西北,祖地亦是坐落于此,护卫宗祠倒是说的过去,只是,一般人家是不会叫嫡子去做这个的。

  可那时候何氏才刚刚倒台,朝臣或多或少的掺了一手,这个体内流着何氏一半血脉的先帝嫡长子,又有谁敢开口保住他?

  到最后,还是按照先帝的意思,将皇帝送到西北祖地去了。

  却不想,竟反倒是换了另一种方法,成全了他。

  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

  第9章 嫌弃

  英国公在心底摇摇头,再偷偷一瞧青漓面染红绯的嫣然情态,美的叫人只恨不得将一颗心都掏给她才好。

  姿仪若此,虽神仙不及也,即使如来在世,怕是也要动凡心的。

  皇帝这般偏爱她,似乎也并非难以理解。

  他同皇帝私交不错,这样的场合下,也能大着胆子开一句玩笑:“娘娘量弱,饮不得倒是无妨,陛下既是代人受过,却不能只两杯便算了。”

  另外几人见着皇帝心情尚好,心绪尚佳,也跟着开口凑趣儿:“英国公说的是,娘娘还在边上看着呢,瞧见陛下量小,即使是嘴上不说,心里头也是要取笑的,陛下总不能气短才会。”

  皇帝被他们一口一个娘娘取悦了,一边大笑着叫内侍添酒,另一边却向青漓道:“只这一会儿便给朕惹得这些麻烦,你也是当真了得。”

  青漓不擅长这种斗嘴,加之方才喝了一杯,脑袋里晕乎乎的,听得皇帝说话,却也有些反应不过来,只神色微醺的看着他,却不答话。

  她面容本就极美,面颊染粉,双眸含露,将那目光落在人面上的时候,简直能将人魂魄一起勾走,皇帝本也只是想逗一逗她,才非要带着她过来,到了此刻,心中却不由生了几分悔意。

  这般美的小姑娘,合该只叫他一个人抱在怀里慢慢疼,怎么能带到外面去,叫旁人一道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