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2 / 2)


  陈雪红却看得满肚子气,一双脚不停的在桌子下踢贺大伯,贺大伯心里也不痛快,往常家里炒鸡蛋,爹娘怕他在地理干活累到,基本都是紧着他吃,现在一盘子鸡蛋都吃完了,他却什么都没捞到,他能高兴才有鬼,在爹娘心里他是孝子,鸡蛋他没吃到就没吃到,他不好说些什么。再次感叹弟弟不在了,弟妹没人管教越来越放肆了。

  吃了饭,陈雪红任劳任怨的去洗碗,她那赖子弟媳妇却挨在公婆跟前嘻嘻哈哈,笑着自嘲,加快了收碗的动作,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的,她怎么还不习惯?她重重的把碗放到盆里,发出一阵响声,这种事情,就没人能习惯。

  董问萍把小儿子送出门,看着他背着书包走远了,才回来。回来把大儿子要和顾羡结婚的事情,告诉了二老。老头老太听了儿媳妇的话,沉默半晌,贺老头才说道:“既然是博言自己求的,那就结吧。”

  董问萍高兴的哎了声,然后她搓了搓手,讨好的看着公婆,“爹娘,博言要结婚了,家里什么都没有,爹娘给想想办法呗。”

  贺老太太伸出手指点点董问萍的额头,“感情是到我这里来讨东西来了?”嘴上虽严厉的呵斥,脸上的笑意却说明她心底的高兴。

  董问萍只笑着,没吭声,一副任由婆婆处置的样儿。

  贺老头看了眼儿媳妇,眯着眼对贺老太太说:“老太婆,你去把柜子里的匣子拿出来。”

  半个小时后,董问萍从贺大伯家出来的时候,右手拿着一个木匣子,左右拎着一块羊肉,脚步飞快的往家里走去。

  陈雪红看着董问萍的背影,心里恨的咬牙切齿,每次她一来,老头老太那里就要被她洗劫一遍,她跟土匪有什么区别?

  她不甘的问婆婆:“娘,问萍又问你要东西了?”

  贺老太太睨了她一眼:“博言要结婚了,我给他点东西你也要问?”

  陈雪红忙说不敢,继而想到,博言要结婚了?

  “博言跟谁结婚啊?”陈雪红想到那天看到博言和顾羡走在一起的背影,她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顾羡。”贺老太太对于顾羡这孩子还是挺喜欢的,小儿子去世后,小儿子一家重担就压在了博言身上,顾羡勤快懂事,还孝顺,有她照顾博言,她认为这很好。至于顾羡和高俊曾经订婚的事情,她虽然觉得这是个遗憾,但两人已经退婚,再说高俊一直在部队,根本没怎么相处过,两人没有感情,根本不需要在意。

  陈雪红啊了一声,还真是跟顾羡结婚啊。继而她心里又很不甘,虽然是她儿子先不要顾羡的,可真的看到她和别人结婚了,她这前婆婆,却不怎么高兴的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里说一下,8月20日更新不了。抱歉!

  第11章

  顾羡手里没有什么钱,这些年她挣得工分也只够婆孙两个吃用的,博言给她的那二十五块钱她打算拿些出来办一桌子席面,结婚那天请大姨和表姐们过来吃顿饭,剩下的她都给外婆留着。

  她虽然跟博言谈论婚事的时候,说要跟着他去上学,但她明白这是不行的,外婆年龄大了,再说两人两手空空的去了城里,到那里怎么生活?当务之急还是挣钱,没有钱什么都行不通。

  他们家有个磨,这个磨已经好久没用,她昨天就把它洗刷干净,睡觉前她称了五公斤黄豆泡在了水里,打算做豆腐弄到镇上卖,顾羡晚上忙活的比较晚,睡觉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钟。

  早上顾外婆先起来,她见孙女还在睡,洗把脸就去了厨房做饭,院子里晒的红薯她捡了几个软绵的、小点儿的洗干净了丢在锅里,她孙女吃红薯喜欢整个整个的吃,不喜欢砍成一块一块的煮着吃,她说那样甜份都跑了,就不好吃了。

  顾外婆把馒头蒸上,点上火,往锅灶里塞了些树枝,任由它在那烧着,她赶紧砍了块冬瓜,刮皮切片,等到红薯熟了,馒头也蒸好了,她就可以把锅里没烧完的树枝拿到小锅继续炒菜,这样就不会浪费柴火。

  家家户户吃的用的都紧张,就是烧的柴也紧张,有的人家秋天的时候懒了些,没备够柴,冬天下雪了就没柴烧。好在现在秋天了,树上落的树叶子她每天扫扫弄回来放在院子里晒干,也能烧一段时间,她没事的时候就会去砍一些树枝放在院子里晒干了,也能当柴烧。

  顾外婆边炒冬瓜边美滋滋的想,她虽然没男人没儿子,可她过得日子比村里大多数有男人有儿子的老太婆都要快活,有的人家像她这么大年龄的老太婆了,还要去地里干活,她自打孙女满了十六岁,孙女就再也没让她下过地,孙女今年二十三了,满打满算她都六七年没下过地干过活了。

  顾外婆炒完了冬瓜,把它盛在盘子里,放在厨房里的案板上等着孙女醒来就可以吃早饭了。顾外婆觉得每顿能炒一个蔬菜,这样的伙食就是好日子,她满足的很。

  隔壁的贺老四家,她冷眼瞅着几乎没怎么见他们家炒过菜,很多时候抱着粗面馒头直接就啃,噎住了就着稀饭吞下去,更多时候他们连馒头都吃不上,就光吃那红薯,家里几个孩子饿的面黄肌瘦。一家两三个劳力,挣得工分还不够吃,可不是一群懒蛋。

  要说顾外婆也不是那好管闲事得人,关键贺老四家的几个孩子脸皮忒厚,他们家没吃的,就经常跑到她这里来要吃的,以前她还顾忌着邻里情份给他们一些吃的,可她现在不能下地干活,只能在家里做点饭洗洗衣啥的,再给他们拿东西吃,拿的还不是她孙女累死累活挣回来?她孙女一天到晚的忙活,挣那点点工分,可不是给别人挣得,她老太婆心里清楚得很,孙女的东西她得看紧了,谁都别想摸到。

  顾外婆从厨房走出来,就看到从隔壁溜达过来的贺老四家两个小儿子,她一点不意外,匆忙转过头,把厨房的门锁上了。这两个小子可不管好赖,十二三岁的小子了也不去上学,见到好吃的黑黢黢的手伸过去就抓,她不把门关上,她和羡羡的早饭就会被这两个小子祸祸了。

  两个小子看到顾奶奶关门了,他们消瘦的小黑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舔了舔嘴唇,他们刚刚在家里就听到顾奶奶炒菜时油锅响起的滋滋声了,所以才会想着过来碰碰运气,谁想到,顾奶奶现在也学精了,看到他们来,就把厨房门锁上了。防他们防得紧。

  顾外婆锁上门尤不放心,挥挥手,“去去去,赶紧回家,让你们娘给你们做饭吃。”

  两个小子知道今天又捞不到甜头,只能悻悻的转身回家。

  顾羡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昨天睡的晚,不知道我泡的黄豆好了没有。”

  孙女起来了,顾外婆又重新把厨房门打开,她笑着道:“你泡黄豆做什么,发豆芽吃?”

  顾羡跟着顾外婆进屋,到墙角处把水桶提出来,见黄豆泡的还行。她脸上带着笑意去刷了牙洗了脸,顾外婆见她泡那么多黄豆,不认同的道:“羡羡,咱家就两个人,这么多豆子得发多少豆芽,咱们吃的完吗?”

  顾羡洗完脸把脸盆里的水豁出去,她进了厨房,开始盛饭,“外婆,我没打算发豆芽,你没看我把咱家磨洗干净了,我打算做几板豆腐出来,明天和博言去办结婚证,带到镇上试试水,看能不能卖出去。”

  实在卖不出去也不怕,她和博言结婚要请人吃顿饭,这豆腐就留着请人用也可以。再说这年头菜少,她不认为豆腐卖不出去。

  顾外婆脸色微变,“这哪行啊,前几年村里人多养几只鸡都要被‘割尾巴’,不行不行,家里虽然穷点,但温饱不成问题,哪里就需要去卖豆腐了。”

  顾羡盛了两碗红薯,端到案板上,“外婆,现在高考都恢复了,你去赶集的时候,是不是发现集上的摊贩比以前多了些,外婆,‘割尾巴’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现在只有胆大的才能赚到钱,胆小的只能窝在家里吃粗面馒头,就是这粗面馒头,不干活都不一定能吃得饱。”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说的就是这个理。

  顾外婆眉头还是皱的紧紧地,实在是这几年闹得太凶,她怕了,万一政策又变了,她孙女被人举报弄到公社批斗,孙女哪能受得了。

  “一定要做这些吗?”她担忧的问。

  顾羡把顾外婆扶到板凳上坐下,“外婆,吃饭吧,你相信我没有错。”

  顾外婆坐在板凳上愁眉不展,孙女这几天的变化,她不是没看在眼里,她认为这是好事,至少比以前有主见了,她看的欣慰。哪里想到,孙女这也太有主见了,村里都没人去做生意,她到胆子大,还想把豆腐弄到镇上去卖。

  “羡羡,还是算了吧,那磨重得很,咱家没有牛,你怎么磨豆浆?”顾外婆活了一辈子都是谨小慎微,咋听到孙女要去做生意,心脏都要吓出来。

  顾羡举了举自己的手臂,笑着道:“外婆我力气大,我来拉磨,等挣到钱了,再去买头牛就可以了。”

  顾外婆拍下她得手,没好气得道:“你可拉倒吧,你一个丫头家家的能有多大力气。”

  顾羡想说,她力气大得很呢。可想到这身天赐的神力,她确实不好向外婆解释,只能固执的说道:“外婆,我想试试。”

  她上辈子庸庸碌碌的过了半辈子,这辈子的命是向老天偷来的,她不想再活的窝窝囊囊的,哪怕不行,再打回原形又如何,总不会比上辈子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