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周辉一脸喜气洋洋的神情。那妇人却是脖颈低垂,看起来满面红晕的样子。

  崔季陵注意到周辉握着那妇人的手,安抚似的捏了捏,然后才放开,对他拱手行礼:“谢侯爷提点之恩。我已同她说好,回京之后我们两个就成婚。还请侯爷到时来喝一杯喜酒。”

  又叫那妇人上前来见过崔季陵。

  ☆、第34章 苦尽甘来

  妇人姓李,名燕如。知道崔季陵已经知晓她曾是贡女的事,便将身世据实已报。

  “妾身自幼生长于贤奉村,父亲是个秀才。当年有差人入村,说是奉宁王之命遍寻美人。妾身不幸被他们看中,与父母家人分离,进入宁王府学了三个月的礼仪。其后与另一名女子一起被送入京城。在宫中三年,苟且偷生。后来宫破,趁乱逃出宫中。原想回乡,但山高水遥难行,又思及自身已残花败柳,回去恐连累父母家人遭人嘲讽,便途中嫁与一人。不幸丈夫去年亡故了,便孑然一身独居在此。今得周将军厚爱不弃,妾身愿以蒲柳之姿,托以乔木。”

  崔季陵听她这一番言语,便知这妇人确实是知书达理的。又见她自伤身世的时候,周辉眼中尽是不舍,便知他确实对这妇人深情一片。

  心中也明白这位妇人现在对周辉只怕并无多少深情。毕竟两个人在一起不过两日,想必话都没有说过几句。不过一介妇人在此穷乡僻壤讨生活也确实艰难,周辉虽然右脸颊上有一道刀疤,但相貌其实还是生的很端正。又有从前的那一段渊源,同他离开此地,与他成亲就是她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崔季陵心中也很明白这位女子的不易。

  本可以嫁一夫郎,平安和顺度日,但却遭飞来横祸,作为贡女被送入宫中,后来又飘零至此。好在现在有周辉真心待她,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他就点了点头,看着周辉说道:“你和李姑娘的这杯喜酒,到时我肯定会去喝。”

  李燕如心中很有些怕这位靖宁侯爷。见他虽然生的相貌清隽,但看着清冷的很。即便同他隔着这么十几步路的距离,还能清晰的感受到从对方身上传来的压迫感。

  这还是他在面对周辉的时候算得上是比较温和的状态下。不敢想象他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都不敢抬头看他,只低头看着自己脚上穿的鸦青色布鞋。一颗心也一直高高的提着。

  总觉得这位靖宁侯爷看人的目光很厉害,看出了她的内心所想,知道她为什么会答应周辉跟他走的原因。

  好在这会儿终于听到崔季陵的这句话,不由的就暗自的松了一口气。

  她和周辉两个人都对崔季陵行礼谢过。随后两个人退出,李燕如自去收拾行装,周辉则是告知一直隐藏在暗中的侍卫准备启程。

  *

  姜清婉和姜老太太回到永昌伯府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的时候。斜阳洒在门后的照壁上,满目都是橙金色的光辉。

  老太太在马车上已经睡了一小会儿,这会儿人就有了精神,气色也很好。但姜清婉因着回来的路上想到了上辈子的一些事,心中难受,人看着就有些消沉。

  姜老太太到底还是关心自己的这个孙女儿的,就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

  姜清婉抬起头,对她勉强一笑:“祖母,我没有事。就是,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后怕。”

  姜老太太也理解,就和善的对她说道:“我明白。待会回去用完晚膳,你就早点回屋歇息。”

  姜清婉点了点头。

  祖孙两个一路回到松鹤堂。姜天佑,姚氏和姜清萱等人已经早在那里侯着了。

  进宫这可是一件大事,这一整天永昌府里的众人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从宫里头传出来什么不好的消息。这会儿见姜老太太和姜清婉都平安无事的回来了,赶忙的都迎了过来。

  请姜老太太到明间的罗汉床上坐下。小丫鬟拿了茶上来,众人问过安,坐下,便问起了这次宫中之行。

  得知姜老太太见过薛太后和崔皇后,甚至薛太后还叫姜老太太空闲的时候就进宫同她闲话,众人听了,都很高兴。

  若能得太后青眼,那对永昌伯府往后的前程肯定是好的。

  又说起了姜惠妃的事,也隐约含糊的提到了想在府里挑两位姑娘入宫给两位公主陪读的事。还严令众人不能将这话对外人提起一个字。若不然,便要家法伺候。

  众人听了,就越发的高兴起来。

  能入宫给公主陪读,这可是能和太子和二皇子亲近的大好机会。若能侥幸被选为太子妃或皇子妃,这肯定是好的。就算不能被太子和皇子看中,往后在挑选亲事上肯定也比现在要好。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世家女都能进宫给公主陪读的,这原就是很有荣耀的一件事。

  不过姜老太太也暗示了,姜清婉是肯定要进宫陪读的,至于剩下的一个人,她还没有决定好到底要挑选谁。

  姜清玉就觉得肯定会是她。

  她原就觉得自己是这永昌伯府里面地位最尊贵的姑娘。就算她是个庶出,而姜清婉是个嫡出,但心里总还是觉得姜清婉只是个乡下来的野丫头罢了,如何能及得上她?现在姜清婉都能入宫给公主陪读了,她怎么不能去?是肯定要挑选她的。

  心中不由的就洋洋得意起来,想着待会儿就要去将这件事告诉孟姨娘知道。

  姜老太太和众人说了一会儿话,丫鬟就过来说饭菜好了,问什么时候摆饭。

  姜老太太在宫里待了一天,也没有好好吃什么东西,这会儿也饿了,一听说晚饭已经得了,就叫丫鬟放桌摆饭。

  芙蓉今儿早上得了姜老太太说的那几句话,一整天人都是飘着的。这会儿正吩咐小丫鬟放桌子摆饭,看起来很有些颐指气使的样子。

  姜清婉看了一眼她腰上挂着的那把黄澄澄的钥匙,转过头没有说话。

  饭后,大家陪着姜老太太又坐了一会儿,见她有些乏了,便各自作辞回去,请老太太早些歇息。

  还是那个叫、春燕的小丫鬟,提着灯笼送姜天佑去了宜春苑。姚氏看着他在夜色中渐渐消失的身影,眼中难掩失落。

  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反而是走到东厢房,关切的询问姜清婉是否还好。

  姜清婉确实是有些乏了,坐在临床木炕上的时候身子都歪在靠背上。不过也是在姚氏面前她比较放松的缘故。

  姜老太太虽然现在对她好,但她心中明白,那是因着自己投其所好,刻意的做了她心中想要的那种乖巧温顺的孙女儿。姜老太太对以前的那个姜清婉可是不怎么好的。而姜天佑自是不必说,对她这个女儿也就那样罢了。他眼中就只有孟姨娘生的那一双儿女。也就只有姚氏才是真心的待她。

  姜清婉就回道:“母亲放心,我一切都好。”

  姚氏放下心来。但又想起姜老太太指名要姜清婉进宫给公主做陪读的事,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问道:“这进宫做陪读的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虽然能进宫给公主做陪读是无上的荣耀,但姚氏心中总想着,进了宫,整日面对那些贵人,如何有在家里自在?就想要听一听姜清婉的意思。

  姜清婉唯有暗中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