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节(1 / 2)





  谭振兴觉得这道题没什么好说的,作为功课太简单了点,秉着虚心严谨的态度,他不着急回答,翌日到码头后,装模作样的先去问码头的杂工摊贩询问,哪晓得问了十来个人都说不清楚原因,且他们也奇怪,好多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工钱暴涨四文,太突然了。

  谭振兴隐隐嗅到不同寻常的味道,看来姜还是老的辣,谭盛礼随意出个问题都可能牵扯到很多事儿啊。

  涨工钱的事情传开,今天来了很多杂工,男女都有,甚至还有牵着孩子的妇人,妇人想法很简单,工钱高,再没力气上午总能扛个几袋吧,几十文银钱呢,不挣白不挣。

  人多的后果就是队伍太长,等谭振兴意识到这个问题,前边管事说先来后到,排前边的五十名有资格扛麻袋。

  谭振兴粗略的数了数,郁闷得不行。

  “怎么办,咱们今天挣不到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1-12 04:27:30~2020-01-12 22:11: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岁岁无尤 5个;流云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酒妹、24547051、aptx-4869、肉肉 20瓶;大卫田纳特甜 16瓶;我就是来看的、旅途 10瓶;三好娘子 6瓶;那时烟花笑 5瓶;畅?、amandasdu、q、边月满西山、枭倚苍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02

  码头天天有货船靠岸, 但时辰不同, 且货物多少不等,错过这个机会,不知要等什么时候去, 谭振兴埋着头, 怨念极深地凝望着排起长龙的队伍, 漆黑幽怨的眼神快把人瞪出个窟窿来, 谭振学四下张望了眼,道,“错过就错过罢,去问问涨工钱的事。”

  杂工和摊贩道不清楚原因,其他管事总该知道点什么,谭振学走向登记名字的管事, 他拿着笔,低头专心记名,眼神扫过牵着孩子的妇人时, 握笔的手微微顿住, “带着孩子来扛麻袋?”

  扛麻袋的队伍里有女子,管事们找杂工不分男女, 扛得动就行,面前的妇人身材娇小纤细,不像能干重活的人,管事问,“以前来过吗?”

  如果没有经验, 不如挑个身轻力壮的汉子来,体力好,动作麻溜,能尽快完成任务,管事看了眼她身后,不肯给她记名,妇人脸红成了柿子,“管事,我...我能行。”

  声音娇弱,管事公事公办的口吻,“扛麻袋是个体力活,你带着孩子怎么做?”假如麻袋摔下来砸着孩子,他们就背上官司了,管事最怕给主子招黑惹上麻烦,扯着嗓门冲队伍喊,“如有带着孩子来的人直接家去罢。”

  妇人脸色由红转白,推开手边的孩子,祈求道,“请给我个机会吧,我让他在角落里待着,不会添麻烦的。”

  管事不听,问妇人后边男子的名字,“姓名。”

  “大庸,五十斤麻袋。”扛麻袋前要给管事报备,接下来每趟都要报自己的名字和麻袋数,方便管事记账,经常在码头扛麻袋的杂工都知道。

  管事摆手,“后边。”

  “二狗子,三十斤麻袋...”

  报了名字和重量,杂工们就往货船走了,妇人被排挤在外,仓皇无助的牵着孩子的手,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直到管事登记好五十个人,她失魂落魄的牵着孩子走了。

  管事也走向不远处的马车,在那儿等着给杂工们计数,谭振学上前拱手见礼,管事怔然,回眸瞅了瞅身后,“请问这位公子有何事?”

  谭振学注意到他衣领绣有柳字,但不知他真正姓什么,他先介绍自己,直截了当地问今日工钱,管事面露戒备,“不知公子打听工钱所谓何事?”工钱是定好的,每家每户都给这么多,偶尔主子心情好会给赏钱,看谭振学书生打扮,面相和善,他说了工钱。

  五十斤麻袋六文钱,三十斤麻袋四文钱。

  和以前相同,谭振学拧眉,管事看他神色不对劲,“可是有何不妥?”

  “没有。”都是这么给的,是杨府管事多给了,他道,“昨天工钱突然涨了,在下心生好奇问两句而已,没有其他意思,还请管事别多想。”

  同为管事,杨府管事涨工钱的事管事自然有听说,出门时也曾和主子提过此事,主子说杨府有意讨好某些人而变着法子更改规则,他们用不着效仿,维持原状即可,想到这,管事瞳仁骤然放大,他差点忘了,杨府想讨好的人或许就是眼前的书生。

  谭振学,帝师后人,杨府有如今的地位都是托帝师的福。

  他拱手作揖,“见过振学公子,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振学公子见谅。”

  “管事认识我?”谭振学愕然。

  管事点头,想说京里各大府邸恐怕没人不知道谭家人罢,帝师去世,谭家迅速的没落搬离京城,最后回归乡野,几十年间不曾出过人才,朝堂政权更迭,像谭家自然没落的寥寥无几,数十年过去,老人教育子孙最爱以谭家人为例...

  谁知,谭家又出了个品行高洁,受人敬仰的人物,据说所到之处,尽是百姓和读书人的赞美声,其文章更是登峰造极,不输当年的帝师,别看京城风平浪静,私底波涛汹涌着呢,众人都在观望,观望谭家人在会试的表现,又或者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出乎意料的是,谭家人低调不张扬,进京后就安心学习...以及扛麻袋挣钱。

  管事拱手,“振学公子文采斐然,风姿卓越,小的怎会不知道呢?”

  明显的客套话,谭振学还礼,“管事谬赞了。”

  管事不知谭振学是否清楚杨府涨工钱的目的,抱着交好的态度,他委婉地提了两句,谭振学若有所思,后边的谭振兴则满脸困惑,待两人交谈完,谭振兴拉着谭振学去凉亭,“他什么意思啊,杨府是看在我们的面上涨工钱?”怎么回事啊?

  “再问问吧。”知道缘由,再问摊贩打听杨府的事就容易多了,万万没料到当今户部尚书杨明诀受益于谭家书籍,可和他们有什么关系,祖宗的书是杨家人堂堂正正花钱买的,从中悟到道理是他们有本事,完全没必要想方设法的来讨好他们,比起梁州拿祖宗的书垫桌脚,平州两文钱都没人要的情况,祖宗应该乐于看到有人融会贯通凭本事改换本庭的罢。

  对杨府管事的做派,谭振兴感慨,“是个实诚人啊,不愧是尚书,其远见卓识不是旁人能比的。”

  谭振学道,“再问问吧。”以他对谭盛礼的了解,轻易就问出的答案必不是事实。

  谭振兴也觉得不像表面简单,“问吧。”

  又问了许多人,聊到杨谭两家的恩怨,他们滔滔不绝,众说纷纭,谭振兴竟然听到有人说祖宗死后,谭家人遭奸人算计不得已卖书给杨家的,那人虽未明说,但奸人就是杨家人无疑了,问到最后,谭振兴都分不清是真是假了。

  “二弟,你觉得他们的话可信吗?”

  谭振学迟疑,“不好说。”

  这时候,扛完麻袋的杂工们排队领工钱了,发觉工钱没涨,好些人交头接耳,胆大的直接询问管事原因,管事板着脸,不苟言笑道,“工钱向来这么多。”又不是遇到天灾**,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涨工钱。

  奔着高工钱来的杂工心有抱怨,五十斤麻袋的十文钱很好算,突然变成六文,又有人算不清楚了,只得向谭振兴他们求助,没错,谭振兴他们成为码头的长期杂工后,其他杂工开始信任他们了,经常问他们自己该拿多少工钱,尤其是算学不好的,为图省事,经常昨天扛多少麻袋今天就扛多少麻袋,天天扛同样的麻袋数就不怕算错工钱,谭家兄弟来了后,他们想扛多少麻袋就扛多少,完全不怕被管事忽悠克扣了工钱。

  他们问,谭振兴就给他们算,他算学厉害,有那想昧工钱的管事彻底不敢乱来,杂工们身份低微,可狠起来不是好相处的,加上贪污工钱传出去不光鲜,传到主人耳朵里更是吃不了兜着走,谭振兴恐怕自己都没发现,有他们算工钱,杂工们领工钱更快更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