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节(2 / 2)


  卓枝令高九郎率领步兵五百,足备滚石箭枝埋伏于石头坡朝东百余里鹰嘴峡之上。再令李义军率领骑兵三百埋伏于石头坡以西密林草甸处, 听指令行事。余下还剩余粮草运输队两百余人,他们则佯装粮草辎重运输晚半日,十五号晚进入保泉城。

  李义军领命离去, 高九郎踌躇着提议:“若是设伏,我们不妨于山口,上次我们进山的羊肠小道两面设伏,正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卓枝则说:“伊先定会派斥候左右布防,勘探情况。若是我们在山口设伏,斥候定会将此事汇报伊先。伊先考虑到进山遭伏死路一条,反而激起斗志同李义军拼杀意图突围,凡是不好。”

  毕竟照计划,李义军率骑兵三百起的是佯攻的作用。届时夜黑林密,李义军多点火把,驾马拖动滚木扬尘佯装人多势众。以此诈伊先,则他只能东逃。若是山口设伏,伊先只能拼死一搏。

  高九郎又问:“何况进山之后,也有不少地点适宜设伏,鹰嘴峡是否远了些?而且鹰嘴峡虽然窄险峻,但是这段路程极短,我们埋伏此处,他们也便于逃窜。”

  卓枝拾起一根树枝,简单画出山脉走势,她以树枝代指伊先,沿着地图缓缓划过,轻声说:“九郎,你有没有想过冯将军缘何率军离开保泉?”

  高九郎一呆,他本能的张口:“定是领上命。”

  卓枝叹气,又问:“上命他们转移阵地,是为了什么?我们来此是为了阻击伊先部,如今伊先部就在眼跟前,他们为何率先转移?”

  高九郎又是一呆,抱拳道:“还望二郎教我。”

  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卓枝决定长话短说:“定是还有其余鞑靼大军骚扰大同附近,”她没有将话说的直接明白,虽然她早就通过诸葛扇略知一二,她继续说:“我们截下的运粮队正是大同派往燕子坳的,可知另一波鞑靼正在燕子坳附近。燕子坳正在保泉东面。”

  高九郎张了张口:“若他们不去燕子坳呢?我们岂不是空手而归。”

  卓枝反问:“我们此行为何?”她不等高九郎回答,自顾自说:“为了防止鞑子屠保泉,若是鞑子不进范保泉,万事大吉;若不幸鞑子进犯保泉,我们竭力应对。同样,若九郎正巧在鹰嘴峡伏击到鞑子,那时我们的运气;若是不能,也没什么,安全归来便是了。”

  高九郎喃喃:“二郎你做了多番安排,都是针对城外如何,若是鞑子强行攻保泉,届时该如何是好?保泉不过数百兵士,我们又都在城外......拢共不到千人之数,不妨我们全留在城内,人多面对鞑子也更好些。”

  “何况我们怎么知晓鞑子何时入城?万一他们选择其他时候?这一番安排?”

  卓枝心道莫说咱们这拼拼凑凑的八百余人,纵使翻了倍,就保泉城目前这毫无准备的情况也根本防不住。她微微摇头,说:“山人自有妙计,我有法子教他择夜里攻城。天快亮了,你趁夜进山,记着自西南直下绕过山头东上,切记躲避鞑子斥候。”

  话落,卓枝快步越过几个垛口,对王瑰说:“王大人不是备了几个擅长行猎识路的老手吗?借我一用。”

  王瑰直点头,命人引来几个熟练猎户。

  保泉城墙之上,卓枝垂目望着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高九郎,心中微微一松。她反手将孔明扇展开,只见绿点沿着既定路线前行,红点伊先部仍蛰伏茂林之中,尚未发觉。

  既然已经遣走知情人士高李二人,接下来她就要安排余下的事。伊先劫粮草辎重是必然之事,想来他应当极有可能趁粮草辎重进城之际,忽然发动攻城。既截取粮草辎重,又能把握先机,一举趁此良机取得城门控制权。

  接下来无论是入城还是过门不入,都由他随心所欲。

  是已按照正常行进流程粮草应于酉时初入城,只是那时候天色虽暗,但仍是白日。伊先大部人马不好隐藏,恐怕他不好擅自发动攻击。因而卓枝就要给他一个更好的时机,她令粮草运输官赶在戌时末刻入城,那时暮色四合,金乌西沉。

  如此天赐良机,伊先定会牢牢把握。

  她也会。

  ※

  二月十五日,是夜。

  自大同始,满载万旦粮草的运输队伍于夜色掩映之下缓缓靠近保泉。

  运输校尉官,赵泉生虚虚握了下手中佩剑,望着不见五指的夜色,心中更加没底,但是一想到全部粮草都被扣押在别处。如今车里满载的尽是些马草,他心中微定,若是真如那人所说鞑靼劫粮攻城,出了事,至少保住了全部粮食。

  终于他们一行人来到保泉城下,今夜尤其寂静,平日还能偶尔听到窸窸窣窣的声响,时时呼啸的风声,如今没有一丝动静。

  保泉城楼上,几个兵士点亮火把,一个精瘦的老头,正是如今的保泉城守王瑰,抬手指了指下面。很快就有兵士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赵泉生眯起眼睛,看到王瑰身侧隐于暗影中熟悉的人影,稍感放心。那人手执羽扇,背一柄黑铁大弓,初次见面听他不过三言两语。赵泉生立即便信了,还按着他的意思办事。如今是死是活,便是这一遭了。

  赵泉生大声喊:“奉河东指挥使谢大人令,大同一行暂借保泉过夜。请取文书,令牌对照,若是无疑请速速开门!”

  兵士问:“应是酉时初,怎么晚了?”

  赵泉生指了指车轴:“晦气!不少车轴出了问题,全靠兄弟们推过来的。”

  两厢一比照,果然是自己人无虞。

  保泉城缓缓打开南门,两扇巨大的木门被缓慢打开,粮草运输队快速进城。

  四周安静的不正常,眼瞧着大半粮草都进了瓮城,王瑰擦一擦额头冷汗,颤声说:“罗刹,壮士,三清在上,今夜无......”

  他那个“忧”字尚未吐出口,城下异变突起。

  不知何时隐藏于密林之中的鞑靼倾巢而出,霎时星星点点火把全部亮起,一簇簇明亮的火光几乎耀亮天际。不待众人有所反应,鞑靼骑兵上前已经截住运输队伍,接着他们正要上前控制城门。

  王瑰连退几步,说:“这这这,壮士?”

  卓枝扶住他,温声吩咐身后侍卫:“以箭啸为信,着令城中百姓准备点燃孔明灯并风筝迎风直上。”她话落没多久,伊先大军压上,缓缓呈合围之势。

  伊先早就知晓这两日会有粮草经过,因而他一度派人盯着峪口。说来也是天助他,正巧粮草赶上夜里入城。便叫他不费一丝一毫轻易占据了城池,他驭马前行正要进城,却有侍卫上前禀告:“大王子,南蛮死守瓮城,瓮城似乎涂满了油,十分光滑。我们并无合适器械,一时攻不进去。”

  伊先料想定是城中早就准备的防备之物,只是未曾料到他们突然攻城。是已全用到守瓮城之上罢了。如今粮草全堆在瓮城之内,南蛮防个什么劲?他轻笑传令:“传令下去,全军攻瓮城,破下保泉,全军儿郎自可像成阳那日,尽兴而为!”

  侍卫又说:“大王子尽可等待此处,瓮城不过半个时辰可破,一两千个儿郎足以。只是粮车上尽是上好的马草,可要先与战马吃马草?”

  伊先想了想说:“都是马草?可派军医看过了?”

  侍卫点头,得到伊先的准许令全部战马就地使用马草。因为车轴有毛病,马车难行,伊先之前在城下听得一清二楚,是已毫不怀疑,干脆挥手下令骑兵引马瓮城内喂马草。

  眼瞧着过半鞑子挤瓮城,卓枝抬弓射出三支箭,示意放灯及弓箭准备。今夜刮得是西南风,风很快会带着孔明灯顺东北而来。卓枝下令等待孔明灯顺风飞到瓮城之上,便由早就埋伏城墙左右的百姓以弹弓打下孔明灯。

  她之前自玄缺城中扣下鞑靼准备的众多风筝,事后曾仔细着人问过,上面古怪的粉末全都是硝石硫磺。她不禁心惊,幸得当时未曾一把火烧了。如今这些硝石硫磺粉末正好还给鞑靼,纸鸢遇火既然,配合瓮城周边遍布的菜油桶,被油浸过的城墙,一时间小小的瓮城只见火焰冲天。

  没人敢往火焰中冲,鞑靼大军瞬间仓皇逃窜,他们沿着西面直行欲图跑向空旷之地。而卓枝早就下令埋伏与密林之中的李义军霎时率军而出,他们之后的马匹全都绑着圆木,跑起来尘土飞扬。眨眼望去,仿若千军万马。

  伊先此时方知中计,一时无路,他只能向着山中逃窜,但他未曾忘记招来斥候,问询山口情况如何。斥候称整整一百天未见敌人踪迹,三十里之内不见南蛮。伊先遂带着残兵败将一股脑香山里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