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章展现(1 / 2)





  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晓峰和足协的教练组的指挥之下,所有球员都不敢懈怠的,开始了正式的训练。

  体能训练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次要的了,他们的身体都不错,而且年轻球员在体能上,总是会更容易恢复的,来自各大足校的球员们,在这方面的底子都不差,不用晓峰专心训练他们的体能。

  技战术训练,则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打乱了球员之后打小场比赛,是让他们彼此之间迅速的熟悉起来的一个好办法。

  同时在面对面的对抗中,也更加的容易熟悉彼此之间的实力。

  在这样的小场对抗中,晓峰有意识的把王钟和张建熙分在一起,和其他的人一同对抗另外的小队,他们两人之间相对来说要熟悉一些,更容易形成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和其他队友的配合,还是和对手的对抗,都能够更好的展现出他的实力。

  很快的,张建熙就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他的实力——出色的跑动能力,强悍的身体对抗,让其他的国少队队友们觉得很熟悉,就像是看到了周健良一样。

  然而和周健良比起来,他的脚下技术就显得好多了,控球护球和及时传球的能力也展现得相当的不错,不像周健良那样,只能当一个纯粹的防守球员,他拿球之后,出球的点,会比周健良多很多。

  “大连居然还有这样的一个出色的球员,不愧是足球城。”不少球员都在心里这样的想着。

  和张建熙迅速就在训练中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比起来,王钟就显得有些沉寂了。

  虽然他个子不算矮,不过却显得有些瘦弱,在对抗中很少和对方进行身体接触,跑动也不算积极,速度也不算快……

  这几样最容易体现出来的素质,王钟是一项都没有,也让其他的队友,不由得轻视了他,更多的是认为,因为全国大赛里有潜力的适龄前锋不算特别的多,才会把他召唤到国少队来。

  对此王钟似乎并不在乎,他的脾气本身就是偏阴柔的,话也不算很多,在场下也只是和大连的几个熟人聊天,几天下来,似乎连个朋友都没有交上。

  然而在集训第五天,第一场正式的队内对抗赛上,王钟就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他的能力,和晓峰会让他进入国少队的理由。

  三十人的名单里,有四名门将,九名后卫,十名中场和七名前锋,二十二人的对抗里,自然会有不少人坐在替补席上。

  有一方的出场阵容明显是晓峰心目中的主力阵容,门将吴量,四名后卫分别是张毅、杨云聪、陈嵘和武志,中场派上的是王致远、张建熙和刘骏,前锋孟秋、云飞扬以及凌志军。

  对面则有周健良、范宏志、陈想、杨戬等球员。

  在上半场的比赛中,张建熙表现抢眼,身体略弱的陈想被张建熙用身体吃得死死的,让替补队的进攻很难发挥出来,谢磊不断的回撤做球,尽管他身边都是崇明的队友,却在陈想这个进攻核心被盯死的情况下,很难创造出什么机会出来。

  进攻方面,主力队却更多的只能靠孟秋和云飞扬的配合来完成,王致远和队友们还有些不太熟悉,尽管孟秋和云飞扬的配合也很出色了,却显得单调了一些,凌志军更多的是游离在攻击体系之外——他是一个个人能力很强的前锋,可是在面对替补队那些同样出色的后卫的时候,却很难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上半场主力队仅仅只是以二比一领先,下半场,晓峰换了不少人,王钟披挂上场,成为了主力队的第三名前锋。

  “重点将球传给王钟,让他来进攻。”晓峰对主力队说。

  接着他对替补队说:“重点去盯防王钟……他在中场的时候,周健良去对付,他在禁区内的时候,范宏志去对付。”

  这两个是替补队防守最出色的球员,让他们去对付王钟,同样是给王钟的一个考验。

  然而王钟却很好的完成了考验。

  在中场的时候,他很少和周健良直接对抗,而是在拿球之后迅速将球传出去,吸引对手的注意力,然后让队友也获得更多的机会,他的技术和传球意识都相当的不错,有他加入之后,相隔比较远的王致远和孟秋之间,多了一个拿球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