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四十一章一年多后(2 / 2)

  他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围绕在孟秋身边,跟着孟秋一同攻防。

  “这小子,想法倒是很不错啊!”

  已经离开了二中的晓峰在观看了几场二中的比赛之后感叹着说。

  孟秋开始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这一点,似乎是打了他的脸。

  晓峰却知道,他当时只用一套阵容,是有原因的,对手带来的压力太大,让他被迫只能这样做。

  而孟秋现在,则是做了他很久以前就想做,但是一直因为各种原因没做成的事情。

  调动起每个球员的积极性,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每场比赛打出不同的新意。

  也是因为对手们开始整体处于一个动荡期,那批出色的老人基本都离开了,球队需要重组,实力和稳定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孟秋才敢在比赛中玩这个。

  不得不说,他抓住的时间很准。

  新生的二中,在高中足球圈掀起了一股风暴。

  大连冠军。

  全国冠军……

  “全国大赛三连冠!孟秋率领二中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估计也很难有来者的巅峰!孟秋成为了第一个有着三个全国大赛冠军的球员,这样的记录,恐怕也是很难有人能够超越了,大连二中这个名字,将会永远篆刻在全国高中联赛的丰碑之上,哪怕很快的,这个名字将会很难再次出现在全国高中联赛的参赛球队之中……”

  这种评价,实际上是很中肯的,这三年,与其说是属于大连二中的三年,还不如说是属于孟秋的三年。

  第一年奇军突起,在拥有了云飞扬和周健良等强有力的球员之后,二中艰难的获得了全国大赛的冠军,在这个过程中,孟秋固然很重要,却并不是唯一。

  第二年,少了云飞扬这样的一个中国第一中锋,孟秋却比去年更加的成熟,在开头的艰难之后,孟秋率领球队,卫冕全国冠军成功,并且第一次拿到了大连冠军的奖杯。

  第三年,在强大的伙伴全部离开之后,孟秋的个人能力和带动全队的能力,则是已经开始成熟,他率领一批新人,再度取得了全国大赛的冠军。

  每一年,孟秋都比过去要强大一些,他身边的队友,也比过去要弱一些。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实力,并没有因为较低的比赛环境而没有增长,反而是在不断的稳步增长。

  一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服气孟秋的选择。

  他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得到了最好的锻炼,而且没有其他的影响,让他能够坚定的朝着一个正确方向前进。

  这一点,在亚青赛结束之后,达到了顶点。

  全国大赛结束之后,国青队再度集结。

  辞去了二中主教练位置,专心担任国青队主教练的晓峰,重组了球队。

  像高元刘宇这种之前的新人,比国青队成员要小一岁却表现出色的新人,被选入了球队,而有的表现下滑的老国少队成员,则是落选了球队。

  这支球队开始冲击亚青赛的冠军。

  二十天后。

  “比赛结束了!中国队在决赛中连进两球,击败了老冤家韩国队!获得了亚青赛的冠军!这是继1985年以来,中国队第一次获得亚青赛的冠军!历史上曾经十一次获得亚青赛冠军的韩国队毫无疑问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可是在面对中国青年队的时候,他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中青队队长孟秋在比赛中完全的控制住了场上的局面,他在中场的控制让韩国队进攻的次数变得很少,而中国队则是不断的在发起进攻,最终由王钟和谢磊在比赛中各进一球,赢下了这场比赛!”

  在北京,中青队拿到了中青队历史上第二个亚青赛的冠军,加上之前获得世少赛冠军的先例,这让球迷们对中青队的将来,充满了更大的兴趣。

  孟秋的表现,让很多人都很是满意。

  在没有召入已经进了马竞二队的云飞扬的情况下,国青队最大牌的球员,毫无疑问就是孟秋。

  而孟秋的表现也相当的争气,尽管在这次大赛中他的进球还是不多,却在场上让中国队的表现加成了几个档次。

  舆论普遍认为,孟秋这种进步,证明了他的水准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从一个不断进球的将才,变成了一个掌控全局的帅才。

  本届的世青赛,将会在中国举行。

  这让球迷们更加的期待中青队的表演。

  然而中青队的队长,到现在却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步——那就是无球可踢!

  孟秋已经高中毕业了,二中已经与他无关。

  他又不属于任何一支球队,那么在下半年的时间里,他将没有正式的比赛可以踢。

  世青赛是在十一月初进行的,距离现在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不踢球,孟秋还能够保持现在的状态吗?

  这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在二中,孟秋再怎么说,也是有正式比赛可以保持状态的。

  而现在,孟秋已经离开了二中这个集体,又怎么可能会有正式比赛踢?

  保持状态这种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找几个人踢野球就能够保持的,必须要在一个集体里,才能够保持好自己的状态。

  很多球迷都在为此而感到忧虑,不过和之前一样,孟秋再次消失在了集体的注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