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0章现场解剖





  可现在,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引发这么大的影响。

  “院长先生过誉了,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孟易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此刻心里的感受。

  实在是因为,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像陵国这样的泱泱大国竟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割喉取物的小手术引发这么大的动静,这让孟易安不知道是该为了目前国内的医疗现状悲哀,还是为了这一群求知若渴的态度而欣慰。

  “刚刚在屏幕上,我也看到了您之前在救急救援时留下的刀口,说实话,十分惭愧的是,以我们医院目前的实力,还达不到这样精致专业的刀口,所以这次请您来,是想看看您能不能再在现场给我们做一次示范。”

  确实,九零年代中期,是整个陵国正在萌发西医热的阶段,很多有志青年都选择了出国学习,但可悲的是,许多出国留学的学子就学成之后,都选择留在了当地发展。

  这就导致了陵国的人才一批批的流失到国外,专业领域的技术上却一直没有什么突破。

  如果不是孟易安拥有重生的经历,又身怀清澜医经,不止对中医有精准的认识,就连西医也有一定的涉猎,可能今天,她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孟易安微微抿了抿唇,心里五味陈杂,好半天才缓缓点了点头:“可以,那就劳驾准备一下大体老师,只要有空闲的医护人员都可以入场观摩,也可以录像,方便各位指正我的错误。”

  事实上,现场所有的人都没有可以指正她的机会。

  因为在清澜医经中,有一册是专门纪录先辈游记的,在这个游记手札里,记载着文家先辈在游历各国时接触到的从西医诞生初代开始,一直到孟易安外公之前那一辈的所有发展历程。

  虽说这其中缺失了长达五年的关于西医发展的记载,但孟易安却接触到了西医从最开始兴起是从秉承的初心和真谛。

  更架不住她从四十年后重生回来,接触到了之后四十年的先进思维,再加上因为精通中医,对于人体结构刻在骨子里的熟悉程度,所以,任何一个细节都决定了,孟易安不可能在如此简单的解剖中出现任何差池。

  医院很快就准备好了孟易安需要的一切,在解剖开始之前,原本有些空阔的,只供实习生和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联系观摩用的实验室里,簇簇拥拥的挤满了身着白大褂的各级别成熟的医生们。

  “好的,让我们感谢大体老师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时的孟易安一身略略显得有些宽松的白大褂,戴着蓝色的医疗口罩,浑身都散发着清冷又专业的气质,让站在她身边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将自己的视线停驻在她的身上,专注她的一举一动。

  看着所有人都跟着自己一起鞠躬之后,孟易安才又扭头看了一眼旁边准备的所有要用到的医用刀具,伸手捻起了一枚手术刀,从大体老师的胸前一路划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