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章(2 / 2)

  他重新一动作,小鸟振翅的声音再次响起。

  嘉宾评审里先有人反应了过来:“所以是陈铃自己在模仿鸟叫声是吗?”

  “好像不只是鸟叫声啊,还有那种什么树叶声,露水滴下来的声音……好逼真啊。”

  “不是音响师在播放音效?”

  台上的演员自己证实了这一点,叶答风先道:“音响师,停一停停一停,怎么你也跟着配合他?”

  坐在观众席后方的音响师突然被cue,也拿起一个麦,开始解释:“我没有啊。”

  评审们转头去看音响师,又转回去看陈铃。

  陈铃持续模仿着群鸟的声音,他就一张嘴,但听起来加入奏鸣的鸟儿越来越多了,颇有种百鸟争鸣的意味。

  这下大家明白过来了,倒是没有笑,然而都忍不住鼓起了掌。

  ——这不就是课本上说的那个口技吗!一人一扇一扶尺而已那个口技!虽然不至于到那么复杂,但人家用嘴拟出了一张深林百鸟图!

  掌声如雷。

  台上的陈铃也以一声雷鸣惊走鸟雀作为结尾,结束了他的表演,又作生气状:“你们鼓掌鼓得太大声了,把我的小鸟都吓飞啦!”

  双胞胎:“飞啦!”“飞啦!”

  叶答风:“……公主大人,要不我去花鸟市场给你买一对小鸟吧。”

  第55章

  口技顾名思义就是以嘴、鼻、咽等发声器官模仿各式各样的声音, 动物啼叫、市井吆喝、风雨雷鸣……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最早在<a href="https:///tags_nan/" target="_blank">唐朝就有专门培养口技艺人的组织,到了清代, 口技臻于巅峰, 成为了百戏之一。

  在以前, 口技也叫像声,最初是在屏障布幔之后演,后来有些艺人走到了屏障前, 对着观众面对面演, 因学鸟叫等并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挣不了多少钱,有不少艺人就在表演口技之前说几段笑话……慢慢形成了相声的雏形。*

  现在相声细分的十二门功课里也有口技,不过如今大多数演员已经不会这个, 就算会, 多半也要依靠小哨子之类的道具来助力,很少有能单靠一张嘴就模拟出这么复杂的音色的。

  其实一般的口技艺人, 要想模仿到出神入化, 没有多年水磨工夫是不成的。陈铃自然不是专精这一块的。

  十来岁时, 有一年夏天, 叶应清的一位旧友,一位口技大师, 带着小孙子到他们那儿度过了一整个暑假,陈铃对什么都好奇,就跟着学了点儿。

  学的是最基本的鸟叫。

  后来那位艺人带着小孙子回去了,陈铃自然也没有再继续学了, 倒是原来的学鸟叫也会时不时地练一下,大多数时候是用作恶作剧。

  这次演出他也是灵光一闪才想到可以加入这个元素, 不过本来就学得不算精,加上并未勤于练习,拟出来的鸟叫声也就是能唬唬外行的程度。

  这话也不是谦虚,厉害的口技艺人,在表演学鸟叫的时候,甚至能引来真正的小鸟与之合奏的,神乎其神。

  总之陈铃表演完这段以后,台下评审们的表现都比较惊喜。

  不过毕竟这是喜剧类竞演节目,还是要以逗乐为主,很快,陈铃他们又把节奏带回到相声本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