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章





  抗风无人机能搭载重物能抵挡十一级的大风, 还能实现较远距离的飞行,最先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在电线周围无人机有极大的可能失灵。

  通过几天的研究,研究院已经把无人机被击落的可能性降低到15%, 机械臂控制不稳则是第二个难点,现在他们都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

  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再去耽搁, 只能把“半成品”送去阳州, 他们再继续攻克剩下的难关。

  好歹半成品也有45%的成功率, 于是无人机刚到阳州就被水电局要了过去。

  周国栋嘀咕:“真的能有用吗?主要是我也不习惯控制机械手臂修啊。”

  他干电力维修二十几年,在得知阳州会发生沙尘暴水电局需要有人守着应对突发情况时他主动站了出来。

  周国栋也想过如果要在外面检修电线会遇到困难, 没想到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国家已经做好了能承担室外检修任务的无人机, 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用。

  他操控着无人机小心翼翼地朝需要维修的地段飞去,一路上全是风沙, 无人机摄像头反馈回来的画面都是黄沙漫天, 只能凭借上面的定位勉强确定位置。

  强沙尘暴下水平能见度小于五百米,沙子又一直遮盖镜头, 等到需要检修的位置时都过去接近半个小时,要按以前走过去都只用十分钟。

  周国栋操控无人机上的机械臂有条不紊的做前期安全检查工作和后期维修工作。

  电路维修操作也比较细,机械臂又不像人手可以很容易的完成一些工作,所以往常只需要一点时间的维修工作这次花费了四个多小时, 中途还换过一次无人机。

  终于第一个区域维修完成, 成功通上电周国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而无人机维修电线这一幕也被人用手机拍下,虽然不太清晰, 但勉强也能看到闪着光的无人机的动作。

  “各位快看!竟然真的有能修电线的无人机【视频.mp4】”

  这个视频一开始只在阳州内部传播, 没几个小时网上也开始讨论。

  “国家竟然能用无人机修电线, 我玩的无人机根本不会飞到有电线的地方。”

  “以前的无人机:空旷地方飞行,国家研究的无人机:管你什么地方。”

  “终于有电了!还以为会停很久, 没想到这次水电局速度好快。”

  “那当然,国家盯着呢。”

  阳州不少家里停电的人也看到这个视频,他们微微松口气的同时不由得感叹国家真的不是在安慰他们。

  之前国家派来的人就反复强调过停电了水电局会尽快抢修恢复电力,外面风那么大,沙尘又多,他们都没抱希望,没想到国家竟然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

  【阳州政府:水电局电线抢修工作初步完成,部分地区恢复电力,剩余未恢复地区预估在明天十二点前恢复,地方政府也要做好安抚工作。】

  另一个好消息也随之而来,阳州气象局检测到阳州部分地区风力下降至9到10级,甚至阳州偏东南的地区已经降到8到9级。

  看到这个消息的许槐桑也终于能松口气,她的记忆果然没有出错,11级甚至12级的大风不会持续太久。

  李部长也长舒一口气:“看来暂时不用担心房屋倒塌的问题。”

  风力下降意味着大部分房屋不会有倒塌的风险,他们也就不用那么急迫。

  李部长把另一份文件翻出来摊在桌上。

  “原本药材任务完成之后应该全部种水稻小麦之类的,但是很多养殖户反应饲料不够。”

  自从上次龙国收购一大批粮食之后其他国家都学尖了,不止限制粮食出口,饲料也限制。

  可能是察觉不对劲,国内不少人都开始搞起了养殖,许多地方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几只鸡或者几头猪。

  国内最大的饲料公司是牧原饲料,可是据牧原说,他们牧草和玉米储存量都告急。

  许槐桑也才发现自己少考虑了很多。

  人虽然不是必须每天都吃肉,但在龙国大环境下完全不吃肉的人只占少数,突然吃不上肉可能他们的身体也承受不了。

  她之前想的就是能吃上饭,保证人民能吃饱饭之后就要开始考虑菜和肉的问题。

  “听说很多大猪厂都快卖空了。”

  李部长提起这件事都有点想笑。

  国内很多猪厂已经实现自动化,一个人就能管一千多头猪,一个养殖公司的分部的就有几万头猪。

  现在不一样,买猪的人增加了很多,散户和小猪厂都是在大公司买,直接导致很多公司的猪厂里只剩下几千头。

  鸡也是,鸡是散户的首选,尤其是母鸡,养了能吃鸡蛋还能吃鸡肉,而且鸡好喂,需要的饲料也不多。

  猪和鸡都能喂玉米粒,所以很多人都会想着不管养多少先多囤点饲料再说,原本还算充足的饲料就这样到了几乎供应不上的地步。

  “国家最近忙啊,粮食公司找国家希望能买稻谷,饲料公司也找国家买玉米。”

  国家之前进口过几百万吨玉米的事情不是秘密,外国又禁止出口,饲料公司会找上来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