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





  兰河岭面积不大,但每年地区生产总值都很高,相应的也很卷,因为地理位置兰河岭经常会有台风。

  李部长到:“预警器预告的是十日后有台风登陆,虽然不确定预警器是不是真的准确,但国家已经在让地区做好台风前的准备工作。”

  国家猜测预警器应该是在台风生成前十天就能检测到,现在龙国的科技能保证台风生成前七天检测出来,并确定生成地点和大概路径。

  偶尔也会有不准确的地方,但生成前一到三天气象台能保证准确率100%。

  在这三天国家动静不会太大,只是让地方政府做好台风前准备,三天之后如果气象台也发现异常波动就会通知民众准备。

  在他们讨论的时候,兰河岭政府已经下达文件。

  ……

  兰河岭地方政府。

  崔素英在基层工作七八年,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灾前提醒和帮助群众做好灾前准备工作。

  早上工作群里就发了一个关于台风前准备的文件,现在群里全是讨论这件事的。

  台风崔素英也经历过,灾前准备这两年也做过不少次,但一般都是台风来临前三天才会开始准备。

  可是这次文件里讲的却是“为十天后的可能登陆的台风做好准备”。

  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从来不会用概念性词语,登陆就是登陆,他们还第一次看见可能登陆。

  手机又开始叮叮咚咚的,崔素英一猜就知道是今年三下乡行动来实习的大学生在闲聊群里发消息。

  小赵:万一没有台风呢?

  小刘:一看你就没经验,文件里说了不能引起民众恐慌,意思就是悄悄准备,以防万一

  小王:对,我们悄悄的去检查,就算之后没有台风民众也不知道

  群里消息弹的很快,大致都围绕在是不是真的和怎么准备两个话题上。

  台风准备无非就是让市民准备好充足的水和食物以防被困,收好阳台上的盆栽杂物,门窗也要确认牢固,防止狂风把窗户玻璃震碎。

  政府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应急设备、防护用品等充足,还要制定应急预案,保证遇险能尽快疏散群众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保障通讯。

  兰河岭没有大范围的耕田,比起其他城市准备工作要轻松不少,近两年还新增了社区联动,很多工作也变成社区在做。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时间讨论,工作群又发了一条消息,是给每个人分配的工作。

  崔素英在一堆人名里找到自己的名字,她被分配到的是两个郊县比较偏的乡村。

  兰河岭中心城市发达,可是郊县的经济不怎么跟的上,而且郊县乡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如果他们不去挨个通知,那些老人根本不知道。

  崔素英收拾好东西就坐地铁出发,到达分配给她的村子时已经是十点半。

  第一个村子基本都是平房,也都是最近几年盖好的,只要不是太强的台风都不会有什么太大损害。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可崔素英还是把村子里每个地方都检查了一遍,可能会有危险的地方也在纸上做好记录。

  “侬辣辣做啥额?”一个兰河岭本地的老人走到崔素英身边。

  从崔素英进村子开始他就在观察,看她走了一整个村子才忍不住说话。

  “爷爷,我在看村子里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补。”

  崔素英不是本地人,可在这里久了也听得懂一些方言。

  老人脸上露出疑惑,村子上一年才翻新过一次,怎么又来检查。

  崔素英见老人不信还把自己的工作证翻出来给老人看,老人这才放心,他一开始以为是小偷在踩点,还在心里嘀咕怎么现在的小偷胆子这么大。

  “村子里就那棵树最危险。”

  老人的家人在这时赶来,也正好听到崔素英的话,于是手一指答道。

  “老人年纪大了,有点糊涂,问他问不出来的。”来人一边说一边要拉着老人回家,崔素英也借机离开。

  那人说的树是在村口,那棵树在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树干裂开,摇摇欲坠的,平时村子里的人都绕着走。

  第25章 二十五 (二更)

  就算没有台风这棵树也很危险, 更何况还可能有台风,幸好树旁边只有进村的大门,树倒了也不会压倒房屋。

  但崔素英一个人解决不了, 只能记录好等回去再说。

  第二个村子有家里养了十几只鸡的,所以还要评估这些鸡在台风天有没有能避风雨的鸡圈, 如果没有过几天下达正式通知的时候还要让他们空一间房出来养鸡。

  等崔素英检查完村子赶回单位已经是下午三点, 她连午饭都没吃。

  “崔姐, 你去的那两个地方怎么样啊?”

  崔素英刚坐下,来实践的赵秀就忍不住问。

  赵秀只是来进行实践活动, 所以单位给她安排的就是附近的地方, 没一个小时她就检查完, 看到崔素英这么晚才回来她有点好奇。

  “都是些小问题。”不过赵秀这么一问她才想起来树的问题还没有报告上去。

  于是她一边给领导打报告一边问道:“你工作有没有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