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2章





  许槐桑点点头,接着把高粱加工厂安放到了养殖基地旁边。

  几个月前农场通往养殖基地的路两边还是空空荡荡的,国家想到这段路之后也会经常走,万一被大风影响就不好了,索性在路两边建了农副产品加工厂。

  距离近方便加工,还能顺便挡天灾。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许槐桑前往各地安装高级传送门的同时,国家安排的军人依然在24小时不间断生产农副产品。

  他们不止此刻要待在农副产品加工厂,为了保证供应,民众在避难点躲避天灾的时候他们也要不间断的生产。

  军人承担了最重、最多的任务,其他人休息的时候他们也要种植农作物、生产农副产品、操控和监测无人机进行运输任务、保护民众安全、预防国外的不安分行为等等。

  “以前一直想拯救世界,到现在才发现其实我希望龙国的人民和龙国都能好好的,就算做不成英雄也没关系。”陈世安不由得喟叹。

  陈世安目前负责大米的生产,在盯着加工机器运转的时候他没忍住和旁边的同志交谈。

  机器运行的时候声音很大,旁边的军人听的有点不清楚,思考一番后才反应过来陈世安的话。

  他面带笑意有些怀念,他刚进入军队的时候和陈世安一样想当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可有英雄出现也意味着有危险,和陈世安一样,比起当英雄,他更希望国家永远安全没有危险。

  他就想看到国家高速发展,民众吃饱喝好,想出去旅游就能毫不犹豫地出发。

  “会过去的。”

  他们都相信这是暂时地困境,一切都会过去的。

  等民众基本进入基地之后,国家还在商量对即将到来的天灾应该进行的准备,以及思考有没有办法像阻挡洪水一般阻挡其它天灾。

  第73章 七十三 (二更

  十二月中旬, 和国家的预想一样,所有民众都已经转移到避难点,不在避难点地只有部分军人和农场的研究人员。

  每个基地旁边都有研究室, 龙国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在转移研究设备至基地。

  许槐桑搬了个凳子坐在农场门口,不清楚坐了多久之后旁边又站了一个人, 她一转过头, 是周时闲。

  养殖基地最近没什么事, 而且养殖基地现在真的是单纯的养殖了,不少后勤部的军人在养里面的畜禽, 除了猪其他的畜禽暂时都不需要研究。

  周时闲也成了“无业游民”, 天天在农场和养殖基地乱逛, 试图找到一点能让自己忙起来的工作。

  许槐桑都不记得自己这是第几次在农场看到周时闲,以往除了每周固定开会的时间, 否则他都是在养殖基地。

  “末日多久能过去呢?”许槐桑突然问道, 上一世三年她也没有看到末日结束的意思。

  这一次又会持续多久,国家做的这些都有用吗?

  周时闲似乎没有这么多的担忧:“也许不用等所谓的末日过去, 国家就能研制出减轻极端天气灾害的方法,过不了几年所有人都能正常生活。”

  闻言许槐桑忽然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书上的和周时闲说的差不多,具体内容她记不清了, 就记得结局很美好。

  “国家准备的这么充分肯定能安全度过。”许槐桑自言自语道。

  这不仅是许槐桑一个人的想法, 几乎每个龙国人都希望能平安度过。

  ……

  阳州医院内。

  随着进医院的人越来越多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忙,除了要照顾原本就有危重症疾病的病人, 还要注意搬进医院有病史的病人。

  罗西华此刻开始庆幸, 所有人都搬进医院之后就是四班制。

  医院目前医护人员很多, 每个医护人员都只管一层楼,虽然有点忙, 可就忙那六个小时。

  偶尔还有之前医学院的学生来当志愿者帮忙或学□□的来说罗西华还挺满意。

  刚好轮到她的值班时间,罗西华收拾一下便坐到护士台,各个病房前面几个时间段的病例信息都已经记录好。

  罗西华和一同值班的其他几个医护人员把之前的病例信息整理好,随后才坐在护士台后。

  没过一会儿旁边的铃便响起来,是罗西华负责的607病房。

  同时旁边的电话响起来。

  “医生,我爸说自己胸闷,然后一直在咳嗽,我看他还有点气喘,在607病房,叫莫春。”病人家属的声音很急,还能听到背景音里有很多人的声音。

  607病房住的都是老人,胸闷、咳嗽、气喘等等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症状,可罗西华记得这个病房似乎都没什么既往病史。

  她看一眼607叫莫春的老人,前几个时间段的医护人员没有老人的治疗记录,整个607的既往病史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生猜测可能是支气管炎,但是没有看到患者还是不能确认,于是几个医护人员急忙跑过去。

  进入病房就听见老人不停的咳,似乎呼吸也有点急促,几人简单判断之后便带着老人下楼检查。

  医院的各种检查机器还是比较齐全的,每栋楼都有一个专门检查的地方和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