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驸马造反前第75节(1 / 2)





  他将外面发生的事情一件件向她说明。

  宁久微怔怔地望着他。

  祁衡抹去她的眼泪,将她环抱在怀里。

  “你想要找的人也已经找到了。若不出意外,顾大人应当会更快一步。”

  ……

  夜深无月,风雪不止。

  御史府邸。

  书房烛火影影。

  顾衔章站在窗前,袖中的南红翡翠手珠在他指腹缓慢碾过。

  元青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大人。”

  顾衔章回身,雪夜中,一位须发半白的老者走来,但见他步伐平缓,腰背直挺。沧桑的双目在常年如蹙的眉下黯淡仍见光泽。

  见到顾衔章的那一刻,那双布满岁月的眼睛顷刻凝神,生出颤巍的阑珊明亮。

  这位前朝的参政大人仿佛一瞬看见的是另一个人,他掀袍行礼,微微嘶哑颤抖的声音藏着万种心绪,“老臣——参见顾大人。”

  顾衔章大步上前,“伯父请起。”

  “伯父,我是顾衔章。”

  他声音平静,心却翻涌着。

  参政大人紧握着他的手臂,深深注视着他, “我一直以为顾氏满门,你和你姐姐都未能幸免于难……上苍庇佑,他的孩子都活着……当年我赶到时,大火之下连残骸都不见……”

  “伯父,那些该死的人都已经死了。”

  顾衔章沉声道,

  “这许多年,我从未放弃寻找父亲过去的旧臣。我知您与我父亲患难之交,谊切苔岑。”

  “我想知道当年起云台究竟如何。”

  “我想听您亲口告诉我,宁王爷是否背弃正臣,亲手杀我父亲。”

  过往排山倒海,日久弥新。

  参政大人哑然良久,泪水纵横,已过半生的苍老旧臣俯身难抑,失声痛心,“大人……上卿当年——是为大郢,为护宁王爷自尽而亡啊!”

  ……

  *

  先朝先帝病垂之际,首辅高执助瑞王谋反京都。

  顾上卿身负先帝遗诏,带着墨京玉牌和小殿下,被迫从皇宫退至起云台。当时的小殿下便是如今的人人敬为皇叔的宁弃,是先帝遗诏所立储君。

  宁王爷因生母之故不受是先帝宠爱,常离京都。那时宁王爷远在东郡,听闻消息不日便率军赶回。

  后高执以顾上卿欲挟小太子令诸侯助宁王爷谋反之名,调令羽林军杀上起云台。

  所谓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上京城动乱之际,藩王起反意,边境他国屡屡进犯。

  首辅高执杀意决绝,顾上卿和小太子,以至追随上卿大人的臣子,都被扣上造反的名头。这个名义甚至可以将宁王爷谋算在内。

  顾上卿对先帝忠心赤诚,先帝也将最重要的一切都交给了他。

  彼时先朝大势已去,瑞王掌局。即便起云台反攻出围,小太子声名不正,哪怕顺利登基,连宁王爷也会背负控制小太子作傀儡的逆罪。不论民心还是臣心,皆动荡不可安。

  顾上卿虽手握墨京玉牌,却无论如何不可动。

  何况正值大郢陷于为危难之际,军将各处分离不守。上京城多动乱一分,边境便多进犯一寸,百姓苦难便深重更甚。

  宁王爷虽知结局和后果,却仍要孤注一掷反攻出围。他不愿牺牲任何人。

  哪怕他背负所有罪名。

  宁王爷与顾上卿相争不下,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他不肯放弃,也不肯接墨京玉牌。一意孤行。

  就在宁王爷不顾上卿大人阻拦要闯出宫殿之时,羽林军乱箭破了起云台层层殿门。万箭齐发,置之死地。

  千钧一发,顾上卿以身躯挡下了射向宁王爷的长箭。他趁此机会顺势牢牢控制住他,用王爷的佩剑穿过自己的胸膛。

  ……

  他说,“你总是不听我的话……”

  “现在,你可以调令十万陵卫军了。”

  他笑着,将玉牌放入他手中,牢牢握住,“王爷,微臣顾怀安,以先帝遗诏挟太子,号墨京玉牌为令,谋乱造反。你可以杀我。”

  ……

  “成王败寇,无畏如此。”